第六十一篇、滿了謙讓宜人卻一無罣慮的生活(六)

第六十一篇 滿了謙讓宜人卻一無罣慮的生活(六) 讀經: 腓立比書四章四至七節,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十六至十八節,約伯記一章二十至二十二節,哥林多後書四章十六至十七節,十二章七至九節。 我們在本篇信息和下一篇信息中,要來看滿了謙讓宜人卻一無罣慮之生活的許多細節和小點。我們特別要來看實現保羅在四章六節所說『應當一無罣慮』這句話的路。 我們曾一再指出,腓立比書的主題是經歷基督。在這卷書信的前三章,保羅寫作的標準非常高。然而,到了這卷書結語部分的第四章,保羅強調謙讓宜人和罣慮,似乎降低了水平。 五十多年前,腓立比四章就使我困惑。我珍賞保羅在前三章所寫的話。一章給我們看見,我們應當藉著活基督而顯大基督;二章說到我們應當以基督為基督徒生活的榜樣;三章說到基督遠超過一切宗教、文化的事物,我們必須將萬事看作虧損,為要竭力追求祂並贏得祂。到了四章,保羅突然說到謙讓宜人和罣慮。我知道謙讓宜人是一項美德;但是依我看,保羅論到謙讓宜人的話,與他在前三章所寫的無法相比。不僅如此,保羅強調罣慮也令我不解。可是近幾年來,關於謙讓宜人與罣慮相對,這件事的光越照越明。如今我深深珍賞保羅所說的話:『當叫眾人知道你們的謙讓宜人,』(5,)以及『應當一無罣慮』。(6。) 兩種生活 罣慮是天然人生活的總和。一般人的生活乃是天天,甚至時時充滿罣慮。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有罣慮。你的心思越清明,罣慮就越多。你若是深思熟慮、細心謹慎的人,那麼你會有許多罣慮。敏感的人尤其受罣慮所攪擾。特別遲鈍或不敏感的人也許沒有多少罣慮,但是感覺敏銳的人常常有許多罣慮。 罣慮如何是一般人生活的總和,照樣,謙讓宜人也是正確基督徒生活的總和。因此,罣慮與謙讓宜人代表兩種生活。人類中間只有兩種生活:屬人的生活和基督徒的生活。屬人的生活是罣慮的生活,而基督徒的生活乃是謙讓宜人的生活。我們若看見這個對比,就會明白保羅在腓立比四章強調謙讓宜人與罣慮,的確非常重要。他強調謙讓宜人與罣慮,因為二者代表兩種不同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是罣慮纏身,但我們若是合乎神聖標準的基督徒,就會有滿了謙讓宜人卻一無罣慮的生活。我在本篇信息中所要強調的頭一點,就是謙讓宜人與罣慮代表兩種生活。 兩個源頭 第二,謙讓宜人是從神來的,而罣慮是從撒但來的。這意思是說,謙讓宜人與罣慮代表兩個不同的源頭─神與撒但。 神─謙讓宜人的源頭 謙讓宜人的源頭乃是神。神賜給我們謙讓宜人,使我們能彀完成祂的定旨。神對我們個人、對我們的家庭、以及對召會,都有一個定旨。我們要完成神對我們、對我們的家庭、以及對召會的定旨,就需要謙讓宜人。我們若缺少謙讓宜人這包羅萬有的美德,就不可能完成神的定旨;這就是說,我們將不可能讓神達成祂對我們、對我們的家庭、以及對召會的定旨。 神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三重的定旨。祂對於我們個人有定旨,對於我們家庭的一面有定旨,對於我們的召會生活也有定旨。我們必須認識,神對我們有這樣一個三重的定旨,這是很要緊的。我們要達到這個神聖的定旨,就需要謙讓宜人。我們若沒有謙讓宜人,就不能讓神實現祂對我們、對我們的家庭、以及對召會的定旨。 我們已經看見,謙讓宜人的意思是待人全然合理、體貼、了解。我們若謙讓宜人,就會有智慧與能力來供應別人的需要。我們也有充分的知識,知道要對別人說甚麼話,以及該何時說。例如,謙讓宜人的父母會知道如何對兒女說話,也知道該何時說。我們在家庭生活中若不操練謙讓宜人,我們的家庭就不能建立,以實現神的定旨。謙讓宜人不僅是正確基督徒生活的總和,也是神給我們的憑藉,以實現祂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三重的定旨。何等寶貴,謙讓宜人的源頭乃是神!我們所實行,並叫別人知道的謙讓宜人,乃是從神來的。 撒但─罣慮的源頭 罣慮的源頭乃是撒但。罣慮是從撒但來的,要攔阻神定旨的實現。不要以為是神把罣慮派定給我們的。我在前一篇信息裡說過,罣慮是從神派定給我們的環境而來的。說罣慮是從神的派定而來的,與說罣慮就是神的派定,二者的差別極大。因著人的墮落,神就把苦難派定給我們。例如,神命定女人要經歷生產之苦。祂也命定男人要對付荊棘和蒺藜。創世記三章十七至十九節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裡得喫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必汗流滿面纔得餬口。』神雖然把這些苦難派定給我們,但祂並沒有把罣慮派定給我們。神作了派定之後,撒但就來,用神所派定的苦難來引起我們的罣慮。罣慮不是從神來的。罣慮乃是從神的對頭撒但來的;他利用神所命定的苦難,引起人類生活中的罣慮。因此,罣慮是從撒但來的,代表撒但;而謙讓宜人是從神來的,代表神。 神如何使用撒但 聖經向我們啟示神使用撒但,特別在約伯記裡我們看見了這點。我初次讀約伯記時,讀到撒但竟然可以在諸天之上進到神面前,這個事實令我困惑。約伯記一章六節說,『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以下幾節記載神與撒但的對話。我不明白怎麼可能有這樣的談話。神為甚麼會允許這位惡者與祂談話?祂為甚麼不毀滅撒但,或至少將他趕走?神乃是使用撒但來對付約伯。約伯在自己裡面既正直又完全,但是他沒有真實的認識神。因此,約伯必須被破碎,被神徹底對付。神使用撒但來完成這事,允許撒但在限定的範圍之內,對約伯作點事。 我們從林後十二章可以看見,神也容許撒但的使者叫保羅受苦。保羅領悟,他肉體上的刺是從撒但來的。他說,『又恐怕我因所得啟示的超越,就過於高抬自己,所以有一根刺,就是撒但的使者,加在我的肉體上,為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高抬自己。』(7。)保羅與約伯這兩個事例裡的原則是一樣的。神如何容許撒但苦待保羅,祂也照樣允許撒但苦待約伯。 照著約伯記一章,撒但一得了許可苦待約伯,就立刻打發災禍來到。首先有人來報信說,示巴人把牛、驢擄去,又用刀殺了僕人。(一14~15。)隨即又來了一個報惡信的,說,有火從天上降下來,將約伯的羊和另一些僕人都燒滅了。又有人來報告說,迦勒底人把駱駝擄去,並用刀殺了其他的僕人。接著第四樣災禍的消息也來了:『有狂風從曠野颳來,』把約伯的兒女正在其中喫飯喝酒的房屋吹毀,他們就都死了。這裡我們看見,撒但能彀利用人、火、風帶來極大的毀壞。我初次讀約伯記一章的時候,不明白神為甚麼允許撒但作這些事。撒但先打發了災禍,然後又來叫人罣慮。 神容許撒但苦待約伯是有目的的。神的目的是要破碎約伯這個完全而自義的人。神利用撒但來作一些人所作不到的事。約伯的朋友既然對付不了他,神就用撒但來對付他。魔鬼經常替神完成一些艱鉅的任務。有時候神用別人行不通,祂就可能容許撒但來對付你。就著約伯而言,神的目的就是要破碎他。至於保羅,神許可撒但差遣一個使者來折磨他的身體,目的是要叫他不因所領受的異象和啟示而驕傲。毫無疑問,撒但的目的總是要攻擊神的百姓。這個目的是消極的。然而,神許可撒但來攻擊,卻有一個非常積極的目的。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苦難,都是神為著積極的目的而派定給我們的。 保羅在林後四章十六至十七節說到這個目的:『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裡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苦難雖然是神所派定的,卻不是直接從神來的;反之,每一樣苦難、災禍、災害或災難,都是從撒但來的。但這些事臨到我們是因著神的許可,為要達到神成全我們的定旨。所以保羅能彀宣告說,如今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神在我們身上有一個定旨要完成,這個定旨有時候也需要撒但的協助。 幾個月前,我的健康出了一點問題。我知道這個問題是魔鬼撒但引起的;可是我也領悟,這是神所許可的,為著一個目的。主要摸我裡面的某一點,祂就用這個作憑藉來摸我。 我們看看約伯和保羅的例子,就會明白,神容許撒但引起苦難。只要苦難一來,撒但就來叫人罣慮。撒但所引起的罣慮是為著攔阻神的定旨。我再說,謙讓宜人是從神來的,為要完成祂的定旨;但是罣慮卻是從撒但來的,為要攔阻神的定旨。我們若有這樣的看見,就會領悟,保羅在腓立比四章五至六節將謙讓宜人和罣慮相題並論,絕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 謙讓宜人與罣慮不能並存 我們若有謙讓宜人,就不會有罣慮;但我們若有罣慮,就不會有謙讓宜人。神與撒但如何不能兩立,謙讓宜人與罣慮也照樣不能並存。謙讓宜人一來,罣慮就必須去。但罣慮若與我們同在,我們就全無謙讓宜人。沒有一個謙讓宜人的人會罣慮。但你若不是謙讓宜人的人,就會罣慮,滿了擔憂。 我們從經歷(而不是從道理)逐漸明白,當我們有完全的謙讓宜人時,一切的罣慮就消失了。我們若靠著神的憐憫和恩典,對每一人事物都謙讓宜人,我們就一無罣慮。我們必須靠著神的憐憫和恩典,對人事物謙讓宜人。我們若這樣謙讓宜人,就不會受罣慮攪擾。 活基督作我們的謙讓宜人 我們已經看見,謙讓宜人實際上就是基督自己從我們裡面活出來。腓立比一、二、三章裡的基督,就是保羅在四章五節所說到的謙讓宜人。因此,叫人知道我們的謙讓宜人,就是叫人知道我們的基督。謙讓宜人實際上就是基督的顯大。保羅在一章二十節說,基督要在他身上顯大,但是在四章五節他囑咐我們,要叫人知道我們的謙讓宜人。我們把這二節擺在一起,就看見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就是叫人知道我們的謙讓宜人。因此,在我們的經歷中,謙讓宜人就是基督自己。 我們若活基督作我們的謙讓宜人,就不可能有罣慮。凡有基督作謙讓宜人的人,都不可能有罣慮。你知道我們為甚麼罣慮,為甚麼擔憂麼?我們罣慮、擔憂,是因為我們不活基督。『活基督』這幾個字也許只是一個道理上的用辭,一種說法,卻沒有在實行上成為我們實際的生活。但我們天天活基督的時候,罣慮在我們裡面就沒有地位。 我再說,謙讓宜人就是活基督。在這樣一種憑著神的恩典凡事謙讓宜人的生活裡,罣慮是沒有地位的。當我們藉著活基督而顯大基督的時候,罣慮就摸不著我們。這樣,因著我們活基督作我們的謙讓宜人,我們就會一無罣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