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人的意見與復活大能相對

第五篇 人的意見與復活大能相對 馬太十六章十五至十七節記載,主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從那時候,耶穌才指示他的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和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就拉他到一邊,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主卻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23。)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這些奇妙的記載,與我們人的觀念不符,卻是神聖的啟示。 看見基督才能看見神的啟示 許多人不懂什麼是神的啟示。神的啟示不是別的,乃是基督將他自己啟示出來。一個人要認識神的啟示,就必須認識基督。實在說,神的啟示就是基督。只有看見基督的人,才是看見神的啟示的人;也只有認識基督的人,才是活在神啟示裏的人。 所以,神的啟示,就是神把基督打開,給我們看見;神把基督打開,給我們認識;神叫我們認識基督,看見基督。一個人若是沒有認識基督,沒有看見基督,不管他在神面前過什麼樣的生活,作什麼樣的事情,有什麼樣的行為,都是神啟示之外的東西。我們看過,凡在神啟示之外的,都是宗教的,都是天然的。一個人看見了基督,認識了基督,他所過的生活,所作的事情,所有的行為,才是出於神的啟示的。 這些話,對許多人來說,是難以領會的。有位弟兄,人很聰明,頭腦清楚,思路也很豐富,他就曾說,他不懂什麼是神的啟示。聽見這話,我們不要覺得希奇,因為關乎神的啟示,許多時候,人的確是沒有法子明白,沒有法子懂得。惟有聖靈在人裏面,給人光照,給人啟示的時候,人才能看見;不僅是明白,或懂得而已,乃是實在的看見。 比方,我們到會所來,會所的門窗是關著的。但我們在來的路上,遇見了一個人,他將會所裏的情形告訴了我們,有多少凳子、電燈、電扇、麥克風,以及擺設如何;所以,我們多少有些瞭解、明白會所裏的一切。然而,門窗是關的,裏面的情境是封閉起來,擋著的,我們看不見。雖然有人在封閉之外,描繪給我們聽,我們也好像聽懂、明白、領會了,但因著沒有看見,我們還是模糊不清。乃是等到一個時候,門開了,我們進去了,光也在那裏,我們就真懂得了。這個懂得和在外面的懂得不同;外面的懂得是聽見的,沒有光,沒有真實的看見。但門開了,一個實在的光景顯在眼前,我們看見得清清楚楚。這個看見就是啟示。 我們對基督的認識,也可能有這兩個不同。一個是有人講給我們聽,告訴我們基督如何,以及我們和他的關係怎樣。雖然講的人講得頭頭是道,我們也聽清楚了,但我們還是覺得渺茫;因為聖靈還沒有給我們看見一個實在的東西,我們只是聽見,並沒有看見。所以,基督的道我們可以明白,但基督在我們裏面,我們不一定有看見,也不一定有認識。因此,道理我們可以懂得,但若是我們裏面沒有看見,就我們所懂得、所明白的,我們還是不懂,還是不明白。 啟示的與宗教的 求主給我們恩典,不僅頭腦明白基督,更是在裏面有啟示,有看見,從裏面認識基督。這種認識,會在我們裏面影響我們,使我們的生活、行事為人,受主支配。這樣,我們的生活、行事為人,就是啟示的,而不是宗教的。所謂宗教的,就是凡沒有碰著基督,沒有遇著基督,而能在那裏作的,都是宗教的;惟有基督在我們裏面遇著我們,才是啟示的。 若是一個少年弟兄,覺得作兒女的應該好好孝敬父母,所以他就修身養性,伺候父母。這個雖好,但這個好是宗教的,是天然的;因為他無須認識基督、碰著基督,基督不必在他裏面作主,支配他,他就願意這樣作,也能這樣作。那什麼是啟示的呢?乃是說這裏有一個少年人得救了,他裏面和主有交通,認識了基督,碰著了基督,有基督作主,有基督在他裏面掌權,在他裏面管制。他這樣的認識基督,基督也在他裏面支配著他,叫他作個克制、受約束的人。他雖然沒有定規,但基督在裏面管理他,使他自自然然的克己、聽話,在父母面前作個孝順的孩子。這個孝順、聽話就不是宗教、天然的,而是這少年人裏面因著認識基督,碰著基督,有基督掌權,而在外面所活出來的。這在裏面掌權的是基督自己;基督在他裏面掌權,並且從他裏面活出來。這就是啟示的。 凡是裏面碰著基督,受基督影響,受基督支配,而在外面顯出來的生活、行事為人,就是啟示的。凡是沒有碰著基督,沒有借著基督,受基督支配,而是自己在那裏定規,在那裏用力,所作出來的一種情形,就是宗教、天然的。那不是啟示。簡單的說,啟示的,就是基督給我們看見了,他在我們裏面能夠作主、掌權,支配我們這個人,使我們在他的支配、掌權之下,活出一種生活,一種作為。 聖經的內容是基督 那麼,我們如何能看見啟示?這裏有一條路。事實上,作任何事都有它的路,只要把路找著,事情是很容易的。我們知道神把基督啟示出來,第一是用聖經,第二是借著聖靈。我們要認識基督,看見基督的啟示,也需要借著聖經和聖靈。我們都知道,基督就是聖經的內容,全本聖經所說的乃是基督。(約五39~40。)神是把基督擺在聖經裏,我們若好好讀聖經,就能在聖經裏讀出基督。這好像糖放在水裏一樣,只要得著水,就得著糖。我們讀聖經,若是沒有把基督讀出來,就不是成功的讀聖經。認識神的人說,每章聖經裏都是基督;讀亞當,亞當預表基督;讀摩西,摩西預表基督;讀大衛,大衛也預表基督。無論新約或舊約,整本聖經都滿了基督。神用預表、預言、比喻,用各種方法,描繪基督。我們讀聖經,若僅僅讀出預表、預言或比喻,而沒有讀出基督,我們的讀經就是虛空的。聖經要讀得好,就必須讀出基督。因著聖經的內容是基督,我們讀聖經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句,都得把基督讀出來,這才是成功的讀經。 聖靈在我們裏面乃是基督 另一面,基督不僅在聖經裏,基督也成為靈。他自己告訴我們,聖靈,就是實際的靈,要與我們同在,且要在我們裏面。(約十四17。)認真說,聖靈進到我們裏面,就是基督進到我們裏面。(20。)有人見證,聖靈在他裏面,叫他得安慰;又有人說,聖靈在他裏面,叫他得知識。這些好是好,但不夠好。聖靈在我們裏面的中心,乃是啟示基督。他引導我們,是要我們認識基督;他安慰我們,是要我們認識基督。如果我們僅僅得著安慰,得著引導,而沒有看見基督,沒有認識基督,我們所受的引導,所得的安慰,就還缺少一個東西。因為聖靈在我們裏面乃是基督。 比方,有顆寶石放在一個美麗的盒子裏,有人看見盒子很漂亮,就拿走了。結果因著不認識寶石,就把寶石扔了,只取走盒子。同樣的,許多人有了引導,也得著光照,卻沒有得著基督。為什麼緣故?因為他以為聖靈在他裏面,不過是光照他,引導他。他沒有看見聖靈進到他裏面的中心,乃是神要借著引導、光照,借著各樣不同的工作,使他認識基督,得著基督。所以,無論讀經也好,受引導也罷,神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使我們得著基督。若是我們受引導而沒有得著基督,我們的引導總是枉然。 然而,到底如何從聖經讀出基督?如何在聖靈的感覺裏認識基督?這實在是個難提,並不是我們說說就有,問題就解決了。我們在這裏不過指出一條路。按規矩,讀聖經就該得啟示,然而我們讀聖經看不見啟示,因為我們有太多自己的眼光、意見和看法。讀聖經沒有主的啟示,最大的攔阻就是自己的眼光、意見和看法。我們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有聖靈在我們裏面。按規矩,我們都該認識基督,因為聖靈在我們裏面作的,就是啟示基督。但我們許多人不認識基督,同樣的難處都在於自己的眼光和看法。這些都是在聖靈裏的攔阻。攔阻我們不能認識基督的,就是我們的眼光和意見。 這裏,我們要提到兩處經節,一處是馬太十六章,說到基督的十字架;一處是約翰十一章,說到基督復活的能力。這兩處經文在人眼前,都遇到人的難處。就如有一天,主耶穌告訴門徒說,他要到耶路撒冷去受死,去釘十字架;這當然是一個啟示。主耶穌要到十字架上受死這事,原是隱藏的,乃是到了這一天,主耶穌把這個隱藏的事,啟示了出來,照理門徒應該懂得;可惜在這裏卻碰到一個人有他的意見。這意見是好意見,是愛的意見,卻是個「人的意見」。我們都記得馬太十六章末了的一段故事。主耶穌告訴門徒,他要到耶路撒冷去受死,去釘十字架。主剛說完這話,彼得這人來了:「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22。)主耶穌已經把他的受死啟示出來了,彼得還是不懂。彼得不懂是因他不愛主麼?不,彼得不是不愛主;他愛主,愛到一個地步,有他的意見。他把主拉到一邊說,這事絕不會臨到主。這個叫彼得不能看見十字架的啟示。 人的意見攔阻主的啟示 請我們記得,許多的彼得都在這裏。我們許多人,不愛主、不要主則已,等到要主、愛主了,就有我們的眼光、看法。沒有一個人愛主沒有自己的意見,也沒有一個人要主沒有自己的看法、眼光。很奇妙,我們冷淡的時候,聖經放在一邊,根本不讀。有一天,我們得了復興,熱心起來,就開始讀聖經,頭腦裏一大堆東西,都讀到聖經裏來了。我們像彼得一樣,主告訴我們說,他要去釘十字架,我們就有自己的意見、看法和眼光。我們對主說,「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主有他的啟示,彼得有他的意見,彼得的眼光就攔阻了主的啟示。 讀聖經的人,讀不出聖經裏的啟示,是因為人裏面滿了自己的意見、看法和眼光。人實在奇妙,不管有沒有學問,都很自以為是,都有自己的眼光、意見和看法。不只有學問的人如此,沒有學問的人也是這樣,就連上了年紀的聖徒,也不例外。那一天,主耶穌的話說得夠清楚了,但是彼得裏面聽不進去,彼得裏面有反抗。為什麼?因為他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我們的意見總是攔阻主的啟示。有一個東家要請一個用人。第一個用人來了,這東家想要試試他聽不聽話,就對他說,「請你到園子,把這棵樹栽起來,根朝上,枝朝下。」主人怕他沒有聽清楚,就再說了一遍:「根朝上,枝朝下,你聽清楚了麼?」他回答說,「聽清楚了。」然後到園子去,剛要栽的時候,他的意見來了,他想恐怕主人這話說倒了罷,那有根朝上、枝朝下的道理?他越想越對,就自作主張的根朝下、枝朝上,把樹栽了。回到家,東家問:「樹栽了沒有?」他說,「栽了。」東家說,「怎樣栽的?」他說,「根朝下、枝朝上。」東家說,「我是怎麼告訴你的?」他說,「我怕是你話說錯了,所以才那樣栽。」結果東家就請他走路了。然後第二個用人來了。東家照樣要他去栽樹,根朝上、枝朝下。主人怕他聽不清楚,又再重復一遍,問他說,「聽清楚了沒有?」他說,「聽清楚了。」第二個用人到園子去,他橫想豎想都不通,心想恐怕東家話說急了,把話說倒了,結果還是枝朝上、根朝下的把樹栽了。我們讀聖經也是這樣,總喜歡照自己的方法,像那兩個用人一樣,自以為是,還認為大概是聖經說反了。 讀經必須把意見擺在一邊 雖然我們都知道,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賽五五8~9;)但許多時候,我們還是喜歡用我們的頭腦,衡量神的意念。人難得在讀聖經的事上沒有意見,除非他根本不讀聖經。我們眾人手中的聖經都是相同的一本,但我們讀出來的樣子都不同,他讀出來的是一個樣子,我讀出來的是一個樣子。不信的話,我們可以作個試驗,同一本聖經,同一章同一節,甚至同一句,若讓每個人去讀,結果各有各的樣子。因為在未讀以先,我們裏面早已有了意見。我們不是把聖經裏的東西讀出來,乃是把我們的意見、我們的思想,讀到聖經裏去。比方,水是無色的,但因著我們戴了綠色眼鏡,就一口咬定水是綠的。其實不是水有顏色,乃是我們戴了有色眼鏡。所以,我們若要從聖經裏讀出基督,從聖經裏認識基督,就必須把我們的眼光、我們的意見,完全擺在一邊。這樣,我們來讀聖經,就必定能看見聖經裏有光、有啟示。 要認識基督必須把意見擺在一邊 我們把約翰十一章讀過之後,就看見兩件事。第一,是主有一個定規,要在拉撒路身上作一件事,來顯出他復活的能力,復活的生命。但這件事在施行上碰著一個難處,就是人的意見,人的眼光。這也正是約翰福音裏的一個大難處。許多人讀約翰十一章,讀出主的能力,卻沒有讀出人的意見。實在說來,在約翰福音裏,人的意見是太多了。那裏說,耶穌素來愛馬大和馬利亞,並拉撒路。拉撒路病了,姊妹二人就打發人到耶穌那裏。首先,在他們的通知裏就有了意見。怎麼知道呢?她們打發人告訴耶穌說,「你所愛的人病了。」(3。)這話裏滿有意見。主偏偏是對付人意見的;他聽見這話,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6。)我們要他快來,他偏偏不來;盼了兩個鐘頭不來,盼了一天不來,盼了兩天仍是不來。這兩個姊妹實在受熬煉,因為她們是有主張、有主見的。她們若是沒有主張,沒有意見-主愛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她們禱告後應當沒有重擔,沒有試煉。然而她們二人的禱告,就是盼望主快來。她們每分鐘盼望,每秒鐘盼望;盼望一天不來,盼望兩天不來,盼望三天不來,盼望到一天拉撒路死了,甚至臭了,他還不來。 不僅這兩個姊妹有意見,門徒也是一樣。當人對主說,「你所愛的人病了,你去麼?」他不去。他實在是對付人的主,人說「你去罷」,他不去;過了兩天,門徒定規不去了,他卻對他們說,「我們再往猶太去罷。」門徒都不贊成。主耶穌說,「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門徒就說,「他若睡了,就必好了。」主耶穌只好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多馬就對其餘的人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罷。」(7~16。)意思是說,猶太人要拿石頭打主,主都不怕,他要去死,我們也去和他同死罷。這都是人的意見。 等主耶穌到了那裏,姊妹馬大出來迎接他。姊姊馬大是好動的,妹妹馬利亞是安靜的。馬大看見主耶穌,頭一句話就說,「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21。)她的意見都是對的;主來得這麼晚,拉撒路已經埋了,主來還有什麼用呢?要知道,凡有意見的人,他的話都是說不完的。馬大的意見沒有停在這裏;她接著說,「你無論向神求什麼,神也必賜給你。」(22。)這篇大道理實在講得好,她既是這樣知道,還埋怨什麼呢?耶穌說,「你兄弟必然復活。」馬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23~24。)馬大把現今的復活延到末日,前後差了兩千年。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25上。)主的意思是,不必到末日,我來了,就有復活。然後又說,「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你信這話麼?」(25下~26。)馬大對他說,「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27。)這實在是文不對提。一位復活、大能的主,站在馬大面前,馬大竟然不認識他,並且聽不進他所說的話。為什麼?因為她滿了意見。主耶穌的話還沒有說完,她就暗暗去叫她妹妹馬利亞說,「夫子來了,叫你。」(28。)主耶穌那裏叫她?在這裏我們就看見,馬利亞非常安靜,而馬大非常好動,她根本聽不進主的話,因為她裏面滿了意見。 主耶穌還沒有進村子,馬利亞來了,也是同樣的話,「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32。)到這時候,主講一句,她們講十句。馬大有意見,馬利亞也有意見,一大堆的意見。在這種情境之下,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哭了。(35。)他為什麼哭?他為拉撒路的死哭麼?不是。他為馬大、馬利亞的難處哭麼?不是。他乃是因為這許多人的意見。主能夠叫人死而復活,眾人應該滿口讚美,但眾人不僅不明白他,還滿了意見,所以他哭了。今天你我生活中的難處,實在不是難處,真正的難處在於我們不認識主。今天你我的痛苦,也實在不是痛苦,真正的痛苦是我們不認識主。主明明在這裏,我們卻不認識他;主的話說不進我們裏面,為此,他哭了。 隨後,主心裏悲歎的來到墳前,吩咐說,「把石頭挪開。」(39上。)到了這時,馬大還在那裏發表意見,說,「他現在必是臭了,因為他死了已經四天了。」(39下。)她的意思是,拉撒路已經臭了,作什麼都沒有用,不需要開那個墓洞。約翰十一章一面給我們看見,主有復活的大能;另一面又給我們看見,那裏滿了人的意見。主耶穌說,「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40。)無論拉撒路現在景況如何,不管他是不是臭了,主的意思是,他還要復活。這給我們看見,聖靈在我們裏面,為要給我們認識基督是活的。我們無法這樣認識基督,最大的攔阻就是我們的意見太多。主的能力不能顯出來,是因為我們的意見,所以我們不能認識他。我們只能憑我們的眼光和意見,斷定事情。主復活的生命和榮耀,在我們身上無法顯出,就因為我們的意見太多。簡而言之,要認識基督,跟隨基督,我們的看法和意見,都必須擺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