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思念同一件事
書名:經歷基督

腓立比二章十二節說,「這樣,我親愛的,你們既是常順從的,不但我與你們同在的時候,就是我如今不在的時候,更是順從的,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自己的救恩。」腓立比人要順從的是什麼?他們要順從保羅所說,要他們思念同一件事以及魂裏聯結的話。他們要思念的同一件事,就是為著召會生活而經歷基督。我們也可以說,這是為著召會生活而享受基督。保羅乃是懇求腓立比人思念這同一件事。 同一件事 這同一件事在三章清楚的啟示出來,那裏保羅說到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8。)為著召會生活而經歷基督作我們的享受,乃是至寶。一切別的事物都是糞土、垃圾、狗食,不是給我們基督徒的。我們是神的兒女,不該吃狗的食物。反之,我們該吃桌上的東西。根據馬太十五章,基督來作神兒女的餅,不是來作狗的食物。然而,當外邦的狗吃桌下神兒女之餅的碎渣時,就成為神的兒女。今天,我們不再是外邦狗,乃是神的兒女。猶太人原是神的兒女,因著拒絕食物,而成為狗。馬太十五章的狗是指外邦人;但我們將會看見,腓立比三章的狗是指不信的猶太宗教徒。雖然猶太人是神的選民,他們卻沒有吃神兒女應當吃的食物,反倒喜歡吃狗食。營養學家說,我們吃什麼就是什麼。因此,就屬靈的意義說,那些吃狗食的變成了狗;而外邦狗吃了神兒女的食物,就成了神的兒女。我們借著吃,就新陳代謝的變化成為神的兒女。 雖然腓立比人已經從「狗」變化成為神的兒女,但到了一個時候,他們又轉回去吃狗食。我們今天也很容易作同樣的事。裝滿狗食、廢物的垃圾桶,主要的是在弟兄們的心思裏,和姊妹們的情感裏。所以,思念同一件事並在魂裏聯結,就是把垃圾桶和其中所有的狗食丟棄。我們重生成為神的兒女,不是在我們的心思或情感裏,乃是在我們的靈裏。我們的餐桌乃是在我們靈裏。當我們進到靈裏,我們就在基督所在的餐桌這裏。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食物,餐桌就在我們靈裏。 在腓立比二章,保羅鼓勵腓立比人思念同一件事,並且魂裏聯結。這同一件事所指的不僅是客觀的基督,更是為著召會生活經歷主觀的基督作我們的享受。這一件事該一直佔有我們的心思。我們該不斷思念如何經歷基督作我們豐富的享受,使我們能有正確的召會生活。身體生活乃是對基督之經歷和享受的結果。當我們享受基督,召會生活就自然而然產生出來。因此,召會生活來自我們對基督的經歷。 我們不僅應當思念這一件事,甚至應當夢見這一件事。你曾否夢見與眾聖徒在筵席上?我們許多人都作過這樣的夢。夢主要來自印象、渴望與思念。我們所夢見的,往往是我們一直在思想或渴望的。我們需要思念經歷基督和享受基督,直到我們夢見這一件事。這是使徒保羅囑咐腓立比人要思想的那同一件事。 魂裏聯結 當我們都思念這同一件事,我們就會魂裏聯結。對我們這些得了重生的神兒女而言,在靈裏是一並非難事。當我們在聚會中唱詩、讚美並禱告,我們就在靈裏是一。但聚會結束,弟兄們就轉到心思裏,姊妹們就轉到情感裏,我們就不再是一了。也許在靈裏我們仍然是一,但在魂裏我們卻沒有聯結。腓立比信徒的難處乃是在魂裏沒有聯結。所以,保羅囑咐他們要思念同一件事,並且在魂裏聯結(而不是在靈裏是一)。保羅告訴他們,無論他與他們同在與否,他們都必須順從他的話。他請求他們放下他們一切其他的想法,聽從他的話,使他們能思念同一件事,並且魂裏聯結。 作成我們自己的救恩 在二章十二節,保羅吩咐他們:「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自己的救恩。」腓立比人既然已經得救,為什麼仍需要作成自己的救恩?我年輕時讀這一節,對此感到困擾,不明白為何這些得救的人仍需要作成自己的救恩。不僅如此,保羅吩咐他們要恐懼戰兢,作成自己的救恩。我們得救的時候,是喜樂的得救,並沒有恐懼戰兢。因此,這節所說的救恩與永遠的救恩不同。我們接受永遠的救恩,不需要作什麼;這救恩已得完成、完全,當作禮物賜給了我們。但有另一種救恩,需要我們作成。若有人送給我們禮物,我們只需要喜樂的接受、享受就好了。譬如,有人為你預備晚餐,你不會坐在餐桌前恐懼戰兢的吃。不,你會享受食物。但有另一種救恩,不是給我們喜樂的接受,卻要我們恐懼戰兢的作成。雖然我們已經得救,但仍需要從某些事物中蒙拯救。我們仍需要蒙拯救,指明我們並不是在一個積極的光景中。你可能不在極壞的光景中,但可能在稍微不好的光景中。 發怨言,起爭論 十四節給我們看見兩種瑣碎而不好的光景。這一節說,「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一種光景稱為怨言,另一種稱為爭論。怨言主要的是姊妹的光景,爭論主要的是弟兄的光景。怨言出於情感,爭論出於心思。因此,弟兄們和姊妹們都需要蒙拯救;弟兄們需要從心思蒙拯救,姊妹們需要從情感蒙拯救。雖然我們都是得救的,也都是神的兒女,但仍然可能墜入怨言或爭論的光景中。我們的怨言和爭論都是小鬼魔;因此,我們需要從其中得拯救。 從怨言和爭論蒙拯救的路,乃是順從使徒保羅的話:思念同一件事,並且在魂裏聯結。我們如果思念相同的事,就不會發怨言或起爭論;反之,我們會經歷基督作我們的享受。我們心思、情感、和裏面之人的每一部分,都會充滿了對基督的經歷和享受。 雖然我們已經得救,脫離了永遠的沈淪,我們仍然需要蒙拯救脫離怨言、抱怨、爭論、辯論這些難處。每一對夫妻都有爭吵的經歷。這是我們的難處。因著作妻子的發怨言,作丈夫的起爭論,所以就有辯論。在這樣辯論的過程中,丈夫和妻子都墜入怨言和爭論的深淵,因為他們沒有思念同一件事。這說明我們何等需要思想為著召會生活而經歷並享受基督這件事。如果丈夫和妻子都思念這同一件事,他們就沒有爭吵;妻子就蒙拯救脫離情感的為難,弟兄也蒙拯救脫離心思的為難。這是日常、實際並即時的救恩。我們需要恐懼戰兢的作成這救恩。 保羅囑咐腓立比人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但人怎能作得到?惟有把思想轉到對基督的經歷,才能作到。弟兄們,你們要思念這一件事。姊妹們,你們也要思念這一件事。我們若都思念同一件事,就沒有爭論和怨言。這乃是享受基督的路。 腓立比書詳細啟示享受基督的路。我們可以奉獻自己,並隨從裏面膏油的塗抹,但對基督仍無太多享受。然而,我們若思念同一件事,我們對基督的享受就立刻成為我們的分。我們在道理上都知道,正確的召會生活出自對基督的經歷;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經歷基督的實際之路。妻子對丈夫發怨言,丈夫與妻子起爭論。我們這樣作的時候,對基督的享受在那裏?這享受不見了。我們不會享受基督,反而會墜入痛苦的深淵。我們已經看見,蒙拯救脫離這種光景的路,乃是思念同一件事。什麼時候我們這樣作,我們立刻就在對基督的享受裏,我們的家庭生活和召會生活就變得非常愉快。 神在我們裏面運行 十三節說,「因為乃是神為著他的美意,在你們裏面運行,使你們立志並行事。」我們之所以能作成自己的救恩,是因為神在我們裏面運行。神是奧秘、看不見並抽像的,但他卻在我們裏面。我們需要恐懼戰兢,免得我們失去那是我們日常救恩的神。我們若失去他,就是失去這實際的救恩。要我們作成自己的救恩,似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腓立比人這樣說,保羅可能回答:「你們不知道神在你們裏面運行麼?他在你們裏面運行,使你們立志並行事。你可能說,你沒有立志,但神正在你裏面運行,使你立志。他也在你裏面運行,使你為著他的美意行事。他運行而你行事。因此,你不需要憑自己作什麼。」 以開車為例;當我們開車時,是車子推動我們,還是我們推動車子?我們沒有能力推動車子;要我們推動車子是極其困難的,但車子推動我們卻是我們的享受。我們若沒有汽油,就必須推車子;但我們若有許多汽油,車子就推動我們,我們就享受開車的樂趣。照樣,當我們恐懼戰兢作成自己的救恩時,神就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立志並行事。因著他運行,所以我們能行事。這就像駕駛一輛行駛中的車子一樣。如果車子拋錨,我們就無法駕駛車子。照樣,因著神在我們裏面運行,所以我們能行事。至終,這不是恐懼戰兢的事,而是享受的事。惟一叫我們恐懼的原因,乃是我們可能失去在我們裏面這位奧秘、奇妙的神。我們需要顧到內住的神。我們若顧到他,他就要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作成自己的救恩。 借著思念同一件事得救 我再說,我們乃是借著思念同一件事得救。這是關鍵。我們需要思念神在我們裏面運行這件事。但是當我們起爭論的時候,神就停止運行。他停止時,我們就沒有享受,反而是受苦。照樣,我們為某些事情發怨言,就使神停止運行,而使我們墜入痛苦的光景。惟一能使我們的爭論和怨言停止的,乃是思念同一件事。我們需要記得對基督的經歷,回想對基督的享受是何等超絕。思念這同一件事,關鎖了陰間的門。即使一位元弟兄多次得罪你,你仍需要被基督佔有,好作你的享受。不要在意弟兄的得罪,或讓這事摸著你,反要讓你的全人被享受基督的思想充滿。當我們全人這樣被充滿,我們就沒有容量、力量或空間想到別的事。我們的全人若被享受基督的思想充滿,就無一事能得罪我們。我們不會受困擾或被得罪,反而會說,「我在思念那同一件事。阿利路亞!享受基督是何等超絕!為著對基督的經歷,阿利路亞!」 神為著他的美意,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立志並行事,所以我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不會發怨言和起爭論。神若沒有在我們裏面運行,我們就會一直發怨言,起爭論。弟兄們的專業是起爭論,姊妹們的專業是發怨言。如果弟兄們不起爭論,姊妹們不發怨言,他們就都失業了,他們會安靜下來。當我們思念同一件事,一切別的事就排除了。 無可指摘,純潔無雜 十五節說,「使你們無可指摘、純潔無雜,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在其中好像發光之體顯在世界裏。」十五節開頭的「使」,指明一種結果。因著我們思念同一件事,並享受神在我們裏面的運行,使我們作成自己的救恩,而不發怨言或起爭論,我們就是無可指摘並純潔無雜的。我們就像鴿子,不像蠍子。發怨言就像蠍子的刺。什麼時候人一發怨言,毒素就注射到別人裏面。這種發怨言的人不是純潔無雜的。每天有許多人被他們的舌頭所螫;借著他們的舌頭,死亡的毒素就擴散到許多人裏面。因此,他們不是純潔無雜的。然而,當我們思念同一件事,我們就無可指摘、純潔無雜,因為我們對基督有享受。這樣,我們就能實在的並實際的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行事為人像神無瑕疵的兒女。 好像發光之體照耀 十六節上半說,「將生命的話表明出來。」我們好像發光之體顯在世界裏。我們不是憑我們自己的光照耀;反之,我們是返照基督之光的光體。世界是屬撒但的系統;在這組織化的撒但系統中,我們好像發光之體照耀,將生命的話表明出來。我們不需要思念如何行事為人,我們只需要思念同一件事,好對基督滿了享受。這樣,我們就會無可指摘、純潔無雜,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屬撒但的系統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好像發光之體顯在世界裏。當我們照耀時,我們就將生命的話表明出來。這不是我們行為舉止的問題,乃是我們的見證。 今天大多數基督徒都遠遠偏離了目標。他們受教導要有某種的行事為人。但我們不需要表現自己,因為我們就像發光之體照耀,將生命的話表明出來。這不是行為,乃是對我們所經歷並享受之基督的自然見證與活出。 十六節又說,「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如果主的僕人可以在我們身上誇口,那麼一切就是對的。但如果主的僕人對我們的感覺不積極,那就證明我們有了難處。 成為奠祭 十七節說,「然而,即使我成為奠祭,澆奠在你們信心的祭物和供奉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在這一節裏,保羅似乎在說,「你們腓立比人向神有所供奉,我願意成為奠祭,澆奠在你們的祭物和供奉上。」這裏的思想是很深的。根據利未記,神命定他的百姓每天獻給他五種基本的祭: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愆祭。然而,在利未記頭六章沒有題到奠祭,因為那時神的兒女對神還沒有充分的經歷。換句話說,那時基督還沒有作為酒在他們裏面。當你要成為奠祭澆奠出來時,你裏面需要有許多酒。這就是說,你已經多多的接受基督到你裏面。奠祭不是客觀的基督,如同在燔祭或素祭裏所獻給神的基督,乃是接受到我們裏面主觀的基督。將我們所經歷的基督澆奠出來,就是澆出奠祭的酒。基督作為羔羊,只能成為客觀的燔祭,不能成為主觀的奠祭。所以,基督必須是我們所飲的酒,使我們能將他澆奠成為奠祭。 保羅似乎在告訴腓立比人:「你們思念同一件事,並享受基督,這是非常的好。這使你們能有一些東西獻上給神作祭物。我願意成為奠祭,澆奠在你們的祭物上。這就是說,我願意將我所經歷的基督,澆奠在你們對基督的經歷上。」這是我們今天在召會生活中所需要的。眾聖徒都需要思念同一件事,好對基督有完滿的享受。然後當他們來在一起時,他們就能向神獻上基督作祭物。不僅如此,召會也需要使徒和領頭的人,對基督滿有主觀的經歷,好成為奠祭,澆奠在聖徒的供物上。這是何等豐富的召會生活!當以色列人進入美地時,他們有許多酒可以享受。因此,他們有酒作為奠祭澆奠在神面前。這就是說,他們對神的經歷和享受,比他們在曠野時的經歷高很多。在召會生活中,我們不僅有聖徒所經歷的基督獻上給神作供物,更有領頭的人所經歷的基督澆奠在其上。這意思是說,對基督的享受澆奠在對基督的享受上,這就產生馨香的香氣獻給神。這是出自對基督完滿享受而有的召會生活。在腓立比人這一面,是獻給神的祭物;在使徒保羅這一面,乃是奠祭。二者都是享受基督的結果。 在聖徒的供物上澆上奠祭,結果是很喜樂的。這就是為著召會生活而有對基督的經歷。領頭的人與聖徒一同喜樂,聖徒也與領頭的人一同喜樂。我們與彼此喜樂,也一同喜樂。因著有喜樂,就沒有怨言、爭論、哭泣或受苦。我們都需要說,「主,恢復我們到這麼高的程度。拔高我們的聚會到這樣的標準,好叫每次我們來在一起,都有許多祭物獻給神,也有領頭的人將許多的酒澆奠在聖徒的供物上。」惟有借著我們思念同一件事,並在魂裏聯結,這事才有可能發生。 順從神的經綸 最近有人誣衊我們是彎曲心思的人,這是不公正的。我們沒有彎曲心思──我們乃是剝奪心思。召會生活將屬鬼魔的事物從我們的心思奪去。在召會生活中,我們幫助眾聖徒思念同一件事──為著召會生活享受基督。我們都為著召會生活思念經歷基督的事。我們這樣作,就是順從的。 每當我們思念別的事物,我們就是不順從並背叛的。不思念同一件事,而思念別的事,就是背叛神的經綸。神的經綸就是要我們思念同一件事。某位弟兄得罪了你麼?你不該思念那件得罪你的事,因為神的經綸不容許。你若思念那件事,你就是背叛神。這是嚴肅的事。發怨言也是背叛。神的經綸不容許我們發怨言;這樣作就是不順從。 我們都有自己的性情;我們都習慣發怨言、起爭論並埋怨人。但我們若在起爭論和發怨言的事上蒙光照,我們就會說,「主阿,赦免我的背叛。我不願意在你的經綸裏作背叛的人。我要順從你的經綸,思念同一件事。雖然有人得罪了我,我不要思念那些事,我只要思念對基督的享受和經歷。」這樣作就是作成我們自己的救恩。腓立比二章裏的救恩,實際上就是正確的一。作成我們自己的救恩,就是作出這真正的一。當我們不在真正的一裏,我們就在某種墮落的光景裏。因此,我們需要那是真正的一作我們的拯救。我們需要不僅在靈裏是一,也在魂裏聯結。我們已經一再說過,我們需要思念同一件事。當我們思念同一件事時,我們就不僅在靈裏是一,也在魂裏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