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覽基督論異端

前 言

凡是讀聖經的人都知道,聖經對於基督的神性及人性有相當清楚的描述與啟示。而歷代神學的發展中,探討基督身位和工作的基督論(Christology),也是神學家所極為重視的題目。新約聖經及歷代神學發展中之所以這麼重視對基督身位和工作的探討,正是因為基督論在信仰與神學上的重要性。就信仰本身而言,基督的一切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沒有對基督正確的認識,就沒有正確的基督徒信仰與生活。就神學的眼光來說,沒有正確、合乎聖經的基督論,就沒有正確的神學立場,貫串神論(Theology)、救恩論(Soteriology)、聖靈論(Pneumatology)、教會論(Ecclesiology)、與末世論(Eschatology)等重大神學課題。

新約聖經所遺留給信徒的,多是關於基督身位與工作的見證與啟示。但在歷代神學基督論的發展中,則非如此單純,每一個時代都夾雜著正面的信仰宣告和異端四起的攪擾。換句話說,基督論的形成史與異端的發展史是神學發展一體之兩面,是不可分開的。在介紹各類基督論異端以前,我們必須指出,在初期教會時代,因著新約聖經尚未被彙集完成並定準列入正典(Canonization),因此各方人士對基督神人二性的奧祕,以及基督裏神性、人性之間的關係,總是存有許多臆測與假想。事實上,正因這些異端的出現,引發眾說紛紜的討論,才迫使早期的基督徒教師,盡心竭力的察驗聖經中關乎基督身位的真理,也導致正統基督論得以發展成形。因此,回溯已往的歷史,我們客觀的認為,歷代頻頻出現的異端,雖然不斷挑戰正統基督徒信仰,甚至造成有些基督徒之間的不合與分裂;但另一面卻也推動教會,漸漸勾勒出一幅正統基督論的清楚圖畫。事實上,神學界如今所倚仗的正統基督論定義,正是千百年來在周而復始的異端挑戰下得以漸漸成形的。因此,若不仔細考慮歷代基督論之異端,就不易領會何謂正統基督論。正因如此,今日基督徒若是略知歷代基督論的偏差,反而能有助於釐清自身對基督神人二性的認識;當信徒皆能透視歷代基督論異端之謬誤時,就更能感受正統基督論的價值與珍貴。

故此,本文主旨乃是綜合整理並簡介一般華文神學書籍1-7,和本刊相關論文8,9中所題及的主要基督論異端。一面,使讀者諸君能對基督論異端有基本的認識;另一面,也作為讀者閱讀本期各篇文章之基礎。為方便讀者領會,筆者在介紹時將歷代基督論異端略分為四大類:第一,否認基督完整神性,第二,否認基督完全人性,第三,誤解基督的神人二性,以及第四,近代基督論異端。

否認基督完整神性之異端

新約聖經中關於基督的神性之啟示是相當明確且豐富的,就如:基督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羅九5),祂本有神的形像,與神同等(腓二6),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來一3)等等。歷代否認基督神性的異端,主要是因著過分強調祂的人性,忽略祂的神性所造成的偏差理論。這類人士認為基督耶穌不過是個常人,若非蒙神恩召之常人,就是一個比人類略高、但比神低等的受造物而已。基本上,這些異端都是堅持只有一位神,因此不相信基督是與神同等的。

伊便尼主義

在第二世紀出現一種基督論異端,被後人稱為『伊便尼主義』(Ebionism)10,11。此派得名於希伯來文『伊便尼』(Ebion)一字,意思是貧窮。該派乃出於猶太基督徒,在使徒時代就在教會中有相當的勢力,在耶路撒冷於主後七十年被羅馬大軍毀滅後,仍舊在約但河東繼續發展。他們引用耶穌的話(太五3,路四18,七22),自命是耶穌及其貧苦門徒的真實信徒。這些人士反對使徒保羅的教訓,高舉雅各書,他們實行禁慾主義,嚴守舊約律法,按摩西的律法,行割禮並守安息日12。伊便尼派按舊約的教導說,神只有一位,因此耶穌不是神,不是神的兒子,只不過是一個特別蒙祝福的先知,如同舊約中的摩西一樣。因此祂並非由童女而生,而是像其他人一樣的受孕,出於約瑟和馬利亞。然而,因著祂具有能履行神律法的獨特能力,祂就被選立為神的兒子,因此在祂受浸時被膏為彌賽亞,被神賦予那靈的特別能力。祂雖然被釘死,但還要再來,以彌賽亞的身分統治世界。

我們可以說,伊便尼派是持守舊約律法的基督徒,他們將猶太教的教訓和實行,帶進新約的教會中,又因傳統猶太教狹隘的一神主義觀,否定耶穌基督乃是永遠的話成了肉身,是神的兒子來與人同在。他們雖然尊崇耶穌,願意照著耶穌所教導的跟隨耶穌,卻因申命記十八章十五節的一句話,認定耶穌應是摩西的繼承人,而將耶穌視為一偉大的先知。伊便尼主義僅顧到基督耶穌在人性這面的事實,但完全忽略祂神性方面的彰顯,的確是偏差的。

動力神格惟一論、嗣子論

為了維護神格的惟一性,在猶太基督徒中產生伊便尼派,而在希臘基督徒中則產生神格惟一論(Monarchianism)。在神學上,神格惟一論可分為『動力神格惟一論』(Dynamic Monarchianism)和『形態神格惟一論』(Modalistic Monarchianism或Modalism)。兩者雖內容不同,卻有相同用意,就是維護神格的惟一性。為達此一目的,前者否認基督的神性;後者強調耶穌的神性,而以耶穌為父顯現的一暫時形態。『動力神格惟一論』出現於二世紀末,又被稱為『嗣子論』(Adoptionism) 13。嗣子論的觀念可追溯至主後一五 年出現之《赫馬的牧人》(Shepherd of Hermas)一書14。在此一後使徒時代(Post-apostolic)的名著中,混雜著猶太教思想與希臘哲學,傳說中的作者赫馬在此書中,題到他的救贖主(Redeemer)是神所揀選之義人,這位救主凡事照神的旨意行,甚至超越神所命令他達到的,因此神就決定收養他,並高舉使他得大能力和尊榮,成為神的兒子15。因著初期教會有些教父對這本書有相當的接觸,因此嗣子論的觀念很早就在基督徒中間流傳。

教父學者凱利(J. N. D. Kelly)指出,系統化的嗣子論真正的鼻祖是拜占庭皮革商狄奧多士(Theodotus),狄氏於主後一九 年左右將其精心設計的嗣子論帶至羅馬教會。他宣稱神只有一位,因此耶穌並不是神成肉體,祂不過僅僅是一個從神接受了神聖能力的人。他在羅馬得到一些跟從者,他們根據申命記十八章十五節和路加一章三十五節來支持他們『耶穌僅僅是人』的論調。因此這套學說也經常被稱作『基督為凡人論』(Psilanthropism),意思就是祂『僅僅是人』。狄氏最後被羅馬教會革除,但其弟子繼續發揚狄氏說法。這派人士忠心護 『神格的惟一』,認為惟有父具有神格,結果壓制了耶穌神性的事實。他們相信,基督僅僅是神在人類中間活動的軌 (locus),因此他們反對敬拜耶穌。對他們而言,耶穌雖是出於童女,但祂在受洗前與常人並無不同。當祂在約但河中受洗時,聖靈降臨在祂身上,使祂成為一位受感之人(inspired man),賦予神聖的能力。但是祂還不是神,不是成肉體之神的話。只因耶穌有非常高超的品德,並且順服神,所以神將祂收為嗣子,並賦予聖靈為其盡職時的超然能力。至於收養之時,或有人說是在耶穌受浸之時,亦有一說為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之後。因此有的嗣子論者也喜歡用使徒行傳十三章三十三節,『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以支持他們的觀點。他們用這一節聖經,說到子的成孕並不是神聖的,是後來神才賜給祂神聖的地位。

到了第三世紀中葉,撒摩撒他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進一步解釋並發揚嗣子論。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Eusebius)曾題及在主後二六八年的一次會議中,撒摩撒他的保羅之教訓被定罪為嗣子論,因他拒絕承認神子乃從天而來,且宣稱耶穌基督乃是從下而來,並且認為耶穌就其本性而言,只是一個人16。這類解釋基督耶穌神人二性的論點,在四、五世紀時一再出現,不過總是因其嚴重偏差,被大多數的教父所否定而遭打壓。到了第八世紀末,嗣子論又以更精密的設計捲土重來,不過這次卻在法國與西班牙教會中引起軒然大波。西班牙托雷多(Toledo)的主教以利班德(Elipandus),與法國烏格爾(Urgel)主教費利克司(Felix),皆主張嗣子論。他們認為主耶穌就其神性說,固然是神的獨生子;但就其人性說,只是神的嗣子。主耶穌在降生時,並沒有取得兒子的名分,祂作神的嗣子,乃始自其受浸之時,且成於祂復活以後。他們的論點獲得少數人的支持,但絕大多數在西、法兩國教會中的神職人員皆極力反對,甚至引起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the Great)的干豫,並在七九四年的法蘭克福會議(Synod of Frankfort)中被判為異端17。之後,嗣子論思想就消聲匿 達數百年之久。然而,因著近代在美國的耶和華見證人會(Jehovah's Witnesses)等『類基督徒團體』陸續成立,使嗣子論主張又披上另一種外貌再度重現,本文稍後將有深入探討。

亞流主義

猶太基督徒伊便尼派因為堅守『只有一位神』,而否認耶穌的神性,以耶穌為另一先知;嗣子論為護 神格獨一性而否認耶穌的神性,以其為一討神喜悅而為神所收養為養子的人。而於四世紀初大為流行的亞流主義(Arianism),也是以肯定神的獨一與超越為名,行犧牲基督神性之實。只不過亞流主義以基督為『次神』(Demigod),換取對父神獨一性與超越性的肯定。此論的發起人,是第四世紀亞歷山太教會的長老亞流(Arius)。教父學學者凱利將亞氏主要論點歸納為三方面18:第一,『道』(Logos)不是在已過的永遠自存的,而是一受造物,是在時間以前由神所創造的。換句話說,縱然道是神創造一切的憑藉(God's a-gent),但祂並非永遠的,亦非像神一樣的完全。亞流認為基督是受造者,是一全然完美、比一切造物都高的受造物,只是比神低,不是那獨一的神。亞流不同意當時有些教父所說,子的『生』(Begotten)乃是父的流出。他認為『流出』這字將神性物質化,是不合乎神屬天、與物質迥異的本質。亞流堅持說,父可以沒有子而單獨存在。

因此他將聖經中所題到關於子的『生』(γενναν),都解釋為『造』(ποιειν),於是亞流就大膽的以歌羅西一章十五節,證明基督是受造之物中第一位『受造』者。第二,亞流認為『道』既是受造的,就必有一起始之時,他的格言是:『曾有一時祂不存在』(There was a time when He was not.)19。他認為子的永存是不容許的,因為那會破壞了神的獨一與絕對性。第三,基督既未與父合一(communion),也無法直接認識父。祂只是一個單純的受造物,因著有分於父的道和智慧而被賦與『道』的頭銜和稱謂。亞流認為,基督是被生(造)出來的,因此即使祂超越所有的受造之物,並且是永遠向神忠實,又是神創造工作的憑藉,卻仍只是一個能被稱為『道』的受造之物。

亞流和他的跟從者擅於引用聖經來證明他們的理論,因此亞流主義比嚴重偏差的嗣子論和猶太主義濃厚的伊便尼派,更易蠱惑一般信徒。亞流派常用的經節有:箴言八章二十二節,『有(另譯,創造)了我』,亞流將之解讀為:神是在某個時間點上造出基督的;行傳二章三十六節,『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羅馬八章二十九節,『使祂…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歌羅西一章十五節,『是一切受造之物的首生者』(原文直譯);希伯來三章二節,『祂為那設立祂的盡忠』;以及約翰十四章二十八節,『父是比我大的』等。嚴格說來,亞流所引聖經,皆刻意忽略聖經中許多論到基督神性及永遠性的經文(本期另有專文探討新舊約中關於基督神性的宣告,讀者可自行參考,本文在此不再贅述)。因此當時著名教父亞他那修(Athana-sius)在三二五年的尼西亞大會中奮不顧身,力戰勢力強大的亞流派人士。之後,加帕多家教父(Cappadocian Fathers)也接續與亞流主義的對抗,直到三八一年第一次康士坦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基督神性的真理正式獲得確立,亞流主義也因其偏差而再次被判為異端。

儘管如此,在教會歷史上,亞流思想從未正式絕 ,它總是以不同的形態一再出現。例如,十六世紀出現的蘇西尼主義(Socinianism)就是一例。另外,十九世紀時,摩門教(Mormons)、耶和華見證人會等『類基督徒團體』,與極端的獨一神格靈恩派(Oneness Pentecostalism)陸續出現,這些團體的教義多少帶有亞流異端的色彩和特色,其作法也如出一轍,擅於引用聖經證明耶穌不是真神,又刻意忽略聖經中所題及關於基督神性的經節,因此造成許多對聖經不甚熟悉之基督徒的困擾與迷惑。這一點本文稍後另有詳述。

前述三類否認基督神性的異端,可謂所有教會歷史中類似異端的代表。之後出現其他林林總總的各家學說,大致不脫以上三者之原則與模式,頂多在內容與細節上略作修改,如同換湯不換藥。這些異端或以耶穌為受神差遣的高超先知;或以祂為人上之人,後來為神收養成為神的兒子;或以祂為半神、小神,超越一切受造之物,但仍不與父同等,不具神性。我們必須指出,任何一種神學思想只要否定了基督絕對、完整的神性,就是不完全合乎聖經啟示的異端學說,是正統基督徒必須留意並拒絕的。

蘇西尼派

亞流派在主後三二五年的尼西亞大會被判為不合正統之異端,可是在十六世紀時,義大利宗教改革家蘇西尼(Faustus Sozzini),將宗教改革期間到處出現的反三一論(Antitrinitarianism)者組織並聯合起來,形成一個龐大有影響力的運動。他們基本的觀點就是反對傳統三一論的定義,認為基督和聖靈都不是神,只有父是神20。他們以人類理性為衡量聖經真理之尺度,因而誤解經文原意,認為神只有一位,而耶穌不是神,僅是一具有神奇能力的先知。基督是無罪的,其成孕與降生也都是神蹟,祂的一生順服神,成為世人榜樣,因此神在基督死後賜祂復活,並賜祂權柄代理神統治宇宙萬有。因此,祂具有先知、君王、祭司的職分,遠超一切,受人敬拜21。

虛己論

另外也有『虛己論』這類似是而非的學說。此論乃引用腓立比二章七節的『虛己』,教導人說:基督本是神,但在降世為人時,將本身的神性倒空,故祂在世上只是人的出現,全無神性,在祂死而復活升天後,祂的神性才回歸原來的主人22。這也是一種否認耶穌基督絕對、永遠神性的異端。

否認基督完全人性之異端

聖經中關於基督的人性之啟示也是相當明確且豐富的,如:『太初有道(話),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一1);『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一14);『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二14);『論到祂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 後裔生的』(羅一3);等等不一而足。福音書中種種記載,更是耶穌基督完全人性的最佳見證。換句話說,新約明白啟示,基督的人性乃是真正的人性。然而,在使徒約翰離世以前,就已有否認基督的人性之異端邪說出現,並造成教會的困擾。使徒約翰斥之為敵基督者的靈(約壹四3),是謬妄的靈(6)。原則上,這類異端乃是因擔心『道成肉體』一說會破壞基督神性的純正,因此特別強調基督的神性,連帶也否認祂乃是神成肉體,是神與人合一。有的異端以為耶穌只是『像人』,有的以耶穌是神在地上暫借之替身,也有的以耶穌的人性被神性所控制,或被吞滅而成為一非神非人之第三性。以下我們將一一介紹。

 

智慧派、多西特派和幻影論

智慧派(Gnosticism)或稱靈智派或知識派,其名稱來自希臘文『諾斯底』(Gnostics),意為『知識』。此異端在第一世紀時就已盛行於地中海附近,它混合了基督使徒的教訓、異教的想法、希臘神話和星象方術。他們所盼望的『救恩』,是一位從天上之光的領域而來的救主,祂來到這邪惡、物質的世界,就把『諾斯底』,就是『祕密的知識』帶到地上,好使深陷在物質世界之人裏的神聖光種得以釋放。對於智慧派而言,無論是物質的身體,或是物質的世界,都是腐敗而邪惡的,人被纏繞在物質範圍的黑暗和情慾中無法自拔。但是基督是偉大的,因此祂不可能有肉體的身體,因為肉體是物質的、邪惡的,『話成了肉體』根本就是不可能。

多西特派(Docetism)或稱幻影論(Phantasm),這是一種受希臘哲學影響,從智慧派所發展出來的學說。『多西特』這個名稱,希臘字的意思就是『似乎』。『多西特』一字來自希臘文『似乎』(δοκειν, to seem)。按教會歷史的記載,這是第一個挑戰聖經所啟示之基督的異端。此學派的中心思想是:凡肉體都是物質、邪惡的,因此基督並不是神帶著真正人類的身體,祂只是一個幻影。腓立比二章七節是最常被用來支持多西特派論點的經節,這一節說到基督『取了奴僕的形像』。照著多西特派的解釋,基督只是『似乎』(appeared to)死在十字架上;因此祂只是『似乎』(seemed to)成為人類。多西特派宣稱,這位聖者基督從未貶低到一個地步而有分於肉體。他們主張基督是完全神聖的,就是永遠的話,也就是神自己,是永遠不死的。多西特派把基督的人性,看成只是一種由屬天的救贖者所穿上的一個偽裝(disguise)。對多西特派而言,這位屬靈的基督(spiritual Christ)是在祂受浸時,進到為人的耶穌裏面,而在釘十字架之前,就已離開祂了。耶穌的幻影身驅成功的欺騙了仇敵,使撒但以為牠已經將神釘死。

事實上,多西特派在召會歷史頭兩世紀中發展甚速,成為一個複雜又多樣的哲學和宗教系統。每一家學說都以耶穌『似人』為原則,只是其下附屬教訓略有分別、深淺不一。據說行傳八章中想用錢財向彼得購買聖靈恩賜的西門,就是多西特派的始作俑者23,他教導人說,基督只是看起來受苦,實際上並沒有受苦。其弟子塞林則(Cerinthus)乾脆說有兩位神:一位至高者(Supreme God)及另一位創造主(Creator God)。而基督並非至高神,乃是在凡人耶穌受浸時降臨耶穌身上的創造主,並且基督在耶穌上十架之前就已離開耶穌之身。巴西里底斯(Basilides)則認為耶穌的物質身體不是真實的,只是看起來是真實的,好使祂能在地上執行神所託付祂的工作,至終當西門被強迫替耶穌背十字架時,基督就離開了,而事實上是西門代替耶穌被釘死。這類學說的通病,乃是將哲學及人的臆測恣意攙入基督徒信仰裏,使基督徒的信仰變得猶如希臘神話般的無稽。

其他著名的學派領導人還包括托勒密(Ptolemy)、華倫提努(Valentinus)、馬吉安(Marcion)等人。他們都一致否認基督的成肉體,同時也否認了基督救贖之死的功效。正如使徒保羅所說,自以為尋求智慧的希利尼人看基督的十架為愚拙。但是神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通達人的通達。神要使世上的智慧成為愚拙。祂揀選了世上愚拙的,為叫那有智慧的羞愧(林前一18~31)。

基督借身說

這派學說同樣是受到智慧派的影響,宣稱耶穌自受孕開始便是一位與凡人一樣的人,在耶穌受浸的時候,基督才進到耶穌這位常人的體內,到祂斷氣的時候,基督就離開了耶穌。因此,基督只是借用了耶穌的身體三年24。這學說顯然是要糾正幻影論的缺點,因為世上那有看上去是人、而只是一個幻影的?不過,此說仍然帶有智慧派的遺毒,不敢承認耶穌基督是神成了肉體。

基督一性論、亞波里拿留主義

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ism),廣意而言就是一性主義(one-naturism)。其教義大意乃是說,基督的神性並非取了完全的人性,因此祂只有一種性情。這類說法產生的原因,是因著某些亞歷山太學派(Alexandrian School)的教父,不能接受安提阿學派(Antiochene School)所說基督裏有神人二性同時共存的說法。基督一性論源於第三世紀,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後產生了兩種主要變體,較早的版本是以老底嘉(Laodicea)監督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us)為名的亞波里拿留主義(Apollinarianism)。這理論早在主後三五 年左右便出現,而在主後三七一年之後,在教父之間引起劇烈爭執。而較晚期的版本,則是約在主後四四 年左右,由康士坦丁堡的修士歐迪奇(Eutyches)所提倡的基督一性論。亞氏認為基督在成肉體後只有一性(μιαφυσι),就是『道—身』(Logos-Body)性。並且基督既是無罪的,祂必定不具有與罪人相同的人性,因此不能說基督有神人二性。而歐氏則認為基督的人性乃是調和並消失在神性裏,並產生一非人非神的第三性。這兩類一性論,都在教會歷史上被定罪為異端。

亞波里拿留主張25,基督是一個『道—身』的人位(亞氏用υποστασι與προσοπον來描述),若是將基督裏面的神性與人性分開,信徒的救贖就會受到威脅。對他而言,所有將基督神性與人性分為『神的兒子』與『人的兒子』來討論的,都是相信基督是『二』不是『一』,是以為神與人只是表面上結合,而不是神成肉身。不僅如此,亞氏的基督論也是基於柏拉圖主義(Platonism)的三元論(Trichotomy)人觀26。這種理論將人分為三部分:肉身(body)、感覺魂(sensitive soul)以及理性魂(rational soul)。而在理性魂裏有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就是人能任意犯罪的來源。因此亞氏認為道(Logos),只是取了耶穌人性中的肉身以及與肉身緊密相連的感覺魂,有犯罪傾向的理性魂則被神聖的道(Logos)所取代了。亞氏認為去掉耶穌理性魂的功用,一面可以避免基督裏面有兩個意志(will)的衝突,又可以保證基督的無罪與純潔。因此,亞氏相信,在基督裏只有『一個神成肉身的本性』(μιαν φυσιν του θεου λογου σεσαρκωμενην, the one sole nature incarnate of the Word of God),這個在道成肉身中形成的位格,可以說就是神。換言之,亞氏教導,在基督裏道和身體聯結在一起,因此基督只有一個性情,並且就是那神聖的性情。

顯而易見的,亞氏的基督論過分強調基督的神性到一個地步,以致喪失了祂完整的人性。他為了要保持祂神性的完整與其身位之一致性,犧牲了基督人性的完整性,結果導致基督的人性只是祂人性中的身體,而異於常人完整的人性。這是不合乎新約聖經啟示的—基督與我們同有血肉之體。因此亞氏理論在主後三八一年的第一次康士坦丁堡會議中被定為異端,甚至連他的摯友亞他那修及加帕多家教父,都在大會中反對他為了強調基督裏神人的『一』,而犧牲基督完整的人性27。至於修士歐迪奇的一性主義,因涉及誤解基督神人二性的關係,將於稍後再述。

基督一志論

三八一年第一次康士坦丁堡會議中,除了定罪包括亞流、亞波里拿留主義等許多異端外,也正面的確立基督二性的真理。雖然如此,東方教會基督一性派與西方教會二性派之間的爭執,並未正式告一段落。隨後,涅斯多留主義(Nestorianism)和歐迪奇主義(Eutychianism)等其他基督論異端又陸續出現。到了四五一年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時,基督神人二性的真理再度被肯定,也被更清楚的定義。不過,東方教會並沒有停止對迦克墩信經的反對,因此不斷有不同形態的基督一性論出現,持續數世紀之久。於是在第七世紀糾紛再起,是為基督一志論(Monothelism)之爭。基督一志論是於主後六三三年由羅馬教宗和挪留(Honorius)所題出的28。此派人士認為,因墮落的人志(human will)無法與神聖的神志(divine will)並存而不相衝突,故基督雖有二性(two natures),卻該只有一志(one will)—神人志(divine-human will)。基督一志論者企圖,在東方希臘教會一性論者與羅馬教會的二性論者間採取中間路線,以求雙方能彼此妥協,恢復合一。因此基督一志論者一面承認基督有二性,一面也堅持只有一志。不過,此類折衷說法仍被羅馬教會二性論者認為有異端之嫌,與迦克墩信經中基督二性定義的精神不相符合,而在六八 年康士坦丁堡第三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II)中遭到反對。於是與會教父又重新定義,正統信仰乃是基督有二性二志,但其人志乃服於(subject to)神志之下,故二志彼此不會相互矛盾29,這才結束了基督一志論之爭。

誤解基督神人二性之異端

根據聖經的真理,基督乃是神人。正統的神學也都承認基督兼有神人二性,並且此二性各俱完備,是完整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合於一身;不相分離,也不相混合,不另成一新性。主後四五一年的迦克墩會議(The Council of Chalcedon),確認聖經所描繪的這一位基督,既是完全神聖,又是完全屬人的,並且這兩種性情,在耶穌基督身上,並不引起分裂。在福音書和書信中,只有一位基督和一位主(弗四5)。這個完美、無罪的人性,在耶穌基督的一個身位裏,與神性奇妙的並存在一起。

在基督論的發展中,先是確認了基督的神性,再是確認了基督真正的人性。在這段過程中,教父們所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釐清基督的神性與人性如何能在基督裏同時並存。換言之,在基督裏神性與人性的關係到底為何?照著聖經所啟示的,我們認為迦克墩信經中關於基督二性的 述的確相當合式: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不混淆、不改變、不分裂、不分開』(without confusion, without change, without division, without separation)30。但是我們同時必須指出,嚴格來說,迦克墩信經的 述不能算是對基督二性關係的定義,只能算是一個東方希臘教父慣用的反面描述(Apophatic Description),以排除所有可能出現的不正確觀點31。因此,在教父們的眼中,基督神人二性完全是一個奧祕,是遠超人類頭腦所能臆測的。任何想要從聖經以外找出答案的,都有可能走上異端之路。事實上,迦克墩會議之所以會如此描述基督的神人二性,正是因為當時涅斯多留派與歐迪奇派為了解釋神人二性關係所犯的不幸錯誤。

涅斯多留派

這個異端得名自第五世紀康士坦丁堡大主教涅斯多留(Nestorius)。雖然這個異端得名於他,但現代的歷史神學家已經發現,涅斯多留本人並沒有傳講異端道理。而這異端之所以被稱為涅斯多留主義,純粹是因其宿敵亞歷山太的大主教區利羅(Cyril of Alexandria),為了醜化他,而刻意扭曲涅氏言論,並將涅氏的名字加於一個異端上所造成。換言之,涅斯多留本人根本不是涅斯多留主義的創始人32。尤其在本世紀初出土的涅氏著作《The Book of Heracleides》,更是說明他的基督論符合迦克墩信經的 述。因此,為了讓讀者有公正、客觀的認識,本文將先介紹涅斯多留的基督論33,再探討『涅斯多留主義』是如何形成的。

涅斯多留在主後四二八年接任康士坦丁堡大主教,不久,就發生了『生神者』(θεοτοκο )一辭的爭議(本刊第一卷第一期已詳述此一事件之背景,本文不再重複)。出於安提阿學派的涅氏認為,稱馬利亞為『生神者』(或譯為『神之母』),恐怕不甚恰當;應該以『生人者』(ανθρωποτοκο )稱呼馬利亞更合式,或是稱她為『生基督者』(Χριστοτοκο )。其實涅氏所堅持的基本觀念,並沒有違背三八一年康士坦丁堡第一次會議中的決議。他認為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裏,神人二性雖然聯合,卻各自保持完整,不改變也不混淆。因此就著基督的人性這面來說,馬利亞生了耶穌;但就著基督的神性來說,馬利亞並不是基督神性的來源。涅氏認為,亞歷山太學派太強調神性與人性的聯合為一,以致在基督裏神聖的『道』也有生、死、受苦,不合乎聖經及歷代信經的教訓。他認為信徒的救恩要有功效,基督必須要過一個真正的為人生活,基督的人性必須經過成孕、生長、受試探、受難以及釘死。如果基督人性與神性相混為一或是受神性控制,基督就不可能有真實的為人生活與人生經驗,救恩的功效就令人存疑,這也就是涅氏覺得『生神者』有亞波里拿留主義味道的原因。涅氏認為基督的神性與人性應是並存,兩者分別有其獨特的性質和功能。因此,對涅氏而言,一切基督人性面的作為、屬性和經驗,都是出於其人性的表現;一切基督神性面的作為、屬性和經驗,都是出於其神性的表現。當兩性在基督裏聯合時,就變成一個『神—人』屬性,一個 προσοπον,但是神人二性繼續分別存在於一個 προσοπον 中。故此,涅氏在說到基督神人二性時,比較偏愛使用聯結(συναφεια)一字勝於聯合(ενωσι )。但是,涅氏也小心的否認自己傳講『神有兩個兒子』或是嗣子論。

素來與安提阿學派相爭的亞歷山太學派,雖也承認基督裏神性與人性的分別,但是此派傳統卻是非常強調在基督裏神人二性的『一』。亞歷山太的大主教區利羅師承亞他那修,認為在基督裏神人二性乃是聯合成為一個『神—人』性(φυσι),這是因為亞歷山太學派對此字的領會,與安提阿學派略有出入。安提阿學派將 φυσι  一字領會為品質、性質或屬性;而亞歷山太學派則將之領會為具體的個體或存有34。並且,在面對基督二性的論題時,亞歷山太學派以『道』的『成肉體前』和『成肉體後』來切入;而安提阿學派則以『兩性的聯合』來切入。因此區氏認為,基督的成肉體是『道』從『肉體之外』(ασαρκο ),變成『有身體的』(ενσωματο ),他無法接受在成肉體之道裏還有任何區分。也就是說,基督是道以人的方式活在地上,在耶穌所經過的一切過程中經過過程。他認為基督是『由二所出的一』(ει  εκ δυο),是真正的『聯合』,而不是涅氏所謂的『聯結』(區氏認為涅氏此字僅代表『表面上合一』),這樣人才能有真正的救恩,就是肉體與神聯合為一而完全被神化(deified)。因此,區氏就趁『生神者』事件尋隙挑戰安提阿學派,在涅氏『兩性有分』的話中大作文章,以此指控涅氏傳揚『兩性分開』、『神有兩個兒子』。但是,區氏在指責涅氏的同時,也小心翼翼的強調自己不是亞波里拿留之類的一性論者,他仍舊相信在基督裏既有神性也有人性。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區氏反對涅氏,既有彼此之間神學派別的歧見,也有黑暗的政治鬥爭。雙方各擁人馬,藉著大會彼此定罪、驅逐,但至終由區氏佔得上風,取得羅馬教皇支持,教皇代表因此在四三 年肯定區氏所召開的大會為合法,這就是教會歷史上所謂的以弗所會議(Council of Ephesus)。在會中,區氏人馬定罪涅氏及其跟從者,涅式隨後遭去職而流放,最後於四五一年死於沙漠。本文暫不多費篇幅介紹兩派相爭的來龍去脈,也無意在此判定到底孰是孰非。但可以確定的是,涅氏並沒有教導基督神人二性分開的教訓,而區氏也沒有不承認基督神人二性的區別。只不過涅氏強調兩性的分別,區氏強調兩性的合一。因此,一般人所謂的涅斯多留派,其實是區氏及其弟子曲解涅氏言論所造成的。他們認為涅斯多留派倡導說,三一神中的第二位包括了兩種分開對立的身位:就是那位流血、受苦、並死亡之為人的耶穌,以及那位永遠、未受生(unbegotten)之神聖的道。涅斯多留宣稱,『因著那一位是隱藏的,所以我敬拜顯出來的那一位,我雖然區分不同的性情,但我所敬拜的卻只有一位,因著那一位是被遮藏在外衣之下,所以我尊崇那遮藏祂的外衣』35。對涅氏而言,兩種身位帶著兩種分開的性情,在耶穌基督裏結合(united)在一起;那位聖者基督(divine Christ),和屬人的基督(human Christ),是同時住在耶穌裏面。但是區氏認為,涅氏強調基督裏面雙重性情的區分,甚至到了把二者分開的地步,因此是致命的錯誤。這就是區氏所指責、一般在神學界所以為的涅斯多留派異端。

歐迪奇主義

以弗所大會後,有人為了撫平安提阿學派與亞歷山太學派的衝突,題出折衷方案,但雙方都不肯讓步。以致約在主後四四 年,康士坦丁堡的修士歐迪奇為了支持亞歷山太學派,為維護基督兩性的合一,就題出他的看法,即是後人所稱的歐迪奇主義(Eutychianism)。歐迪奇是極端的一性論者,他認為耶穌雖從二性而出,但是耶穌的人性被祂的神性吞滅了,『祂的人性,就像一滴蜂蜜融化於汪洋大海之中』36,以致在聯合之後,祂只有一性。而且歐氏更進一步認為,耶穌的神人二性在調和(mingling)之後所產生的,是與原來神性或人性都不相同的第三性。這種看法與基督的救贖相矛盾,因為基督若沒有與人相同的人性,怎能救贖人類呢?雖然歐氏有亞歷山太學派人士的支持,也曾在一次會議中藉著有利的局勢被定為正統,但至終他的極端一性論說法仍在迦克墩會議中被定為異端。

歐氏在其言論中,曾題及基督神性與人性的關係是『調和為一』。歐氏所用『調和』一字來自舊約利未記二章油和細麵調和一起的記載。在利未記二章素祭的圖畫中,描繪出兩種性質(natures)的調和,卻未失去彼此區分的事實。但是這字在歐氏言論中,卻錯用成兩種性質調和產生第三性。到底歐氏所謂『調和』意義為何?而舊約中素祭的圖畫,是否合式用於描述基督神性與人性的關係?歷代教父有無使用這字說明基督二性的關係?我們今天是否可以根據舊約素祭的圖畫,說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乃是『調和』在一起?這些都是因著歐迪奇事件的發生,所引出的重要問題。我們相信,基督神性與人性的關係,一面是奧祕,另一面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必須認識的重要真理。若是舊約聖經的記載,能提供我們一個豫表性的參考答案,它無可厚非會是最佳的答案。因此,本期中亦有專文深入探討『調和』這辭的意義與用法,以及這辭用來描述基督神人二性的適合性。

人性先存說

中世紀時期,基督論並沒有甚麼特殊的異端產生。改教之後,出現人性先存說37,十七至十八世紀的史威登柏格(Swedenborg)為這派思想的代表人之一。史氏謂主耶穌基督乃是耶和華,乃是獨一的真神,祂乃是在永世裏早已存在的神—人(A God-man)。祂的人性在降世以前就已存在,藉著童貞女成孕,在肉身顯現,這便是道成了肉身。人性先存說的謬妄,在於對『道成了肉身』的誤解。約翰福音一章一節乃是說:太初有道(話),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根據這一節聖經,太初先存的乃是話,而話就是神,並不是在永世裏早已存在的神—人,在時間中取得物質的身體。『道成了肉身』乃是神顯現於肉身(提前三16);是神藉著祂的靈,生在馬利亞裏面,帶著人性生為兼有神人二性的神而人者38。人性先存說超越聖經既有的啟示,加上出於人的臆測,這是不忠於聖經的態度。

近代的基督論異端

在基督論的發展過程裏,雖然有許多不同的因素攙雜其中,但大致說來,正統的信仰尚得以維護,前述各種古代基督論的異端邪說則被定罪和抵制。然而神的仇敵對於正確基督徒信仰的攻擊從未停止過,今日的信徒仍須面對一連串近代或現代的不正確教訓。

近代基督論異端與早期基督論異端的最大差異,在於其發起者的立場。早期基督論異端的發起人絕大多數仍是敬畏神,尋求真理,嘗試解決信仰問題的基督徒。他們想解釋並解決聖經疑難,卻不幸落入異端。但是在近代基督論異端中,許多團體都不能算是基督徒團體,頂多只可被歸類為『類基督徒團體』;甚至也有教外人士打著基督教的招牌,卻傳揚自己的一套宗教學說。並且這類團體的創教者,多半具有基督教背景,因此擅用基督徒信仰作其部分教義,而事實上基督論不過佔其教義之一小部分,或是被變作用來支持其自家理論。其主要學說與宗旨,更與一般傳統基督徒信仰相去甚遠。也就是說,這些團體實際上不是『宗派』,而是『異教』。因此本文將不多費篇幅深入探討其完整教義,僅略略指出其所引用之錯謬的基督論觀點,以為聖徒之鑒。

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是由羅素(Charles Russell)在十九世紀末創立於美國。他們常說,神在基督裏背負著十字架是令人厭惡的思想。他們常對基督徒說,『我的神並沒有死,你的神死了。』對他們而言,神成為肉體來與亞當族類聯結的思想,是一種對神性的侮辱。他們拒絕了在神人耶穌基督裏面之神與人聯結(union)和調和的思想,因此他們是與智慧派和多西特派相似。

耶和華見證人也反對敬拜耶穌基督,他們只敬拜耶和華,這與伊便尼派相似。另外他們也說:耶穌是神所收養的一個兒子。這意思是說,任何其他人都可以被收養成為神的兒子。他們和嗣子論一樣,以耶穌為一『特殊之申言者』(special prophet),並以為『基督』這個頭銜,是在祂受浸時受膏成為彌賽亞時才加給祂的。

耶和華見證人雖然不把他們的神學聯於亞流派,但他們教導人說,耶穌基督既非在素質上與耶和華神是一,亦不是永遠的,這明顯的反應出他們強烈的亞流派觀點。他們說,基督僅僅是耶和華所生出來的第一個孩子。照著他們的觀點,基督是人類以先的第一個受造之物,但並非永遠的存在。更奇怪的是,他們也教導人說,在耶穌基督開始存在以先,祂是天使長米迦勒。

最後,耶和華見證人也反映出基督一性論的觀點,他們宣稱說,基督不是在肉體裏復活,而是帶著一個屬靈的身體復活,而且祂不是作為一個人而復活,乃是作為一個全能不朽的靈(mighty immortal spirit)而復活39。耶和華見證人以自己為耶和華的獨一敬拜者,其實幾乎是集所有異端於一身。照著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中所說,不承認耶穌是神成肉體的耶和華見證人,就是敵基督的。許多信徒不夠明白聖經真理,也未曾知道耶和華見證人與各類異端的相似,只因為他們衣著光鮮、彬彬有禮,就輕易相信他們是正統基督徒,甚至加入其團體而有分於異端,這是非常可惜的。

摩門教

摩門教(Mormons)是由斯密約瑟(Joseph Smith)於十九世紀初在美國所創,其教義比耶和華見證人更為無稽。摩門教教義說到,有許多位的基督作為許多聖者的代表,被差遣前往不同的星球。這類言論,可能是智慧派最令人震驚的還魂。伊便尼派相信耶穌被任命為基督,不是因著耶穌的成肉體所賜予的,而僅僅是因著祂對律法的順從。而摩門教類似的教導人說,任何人作為服從摩門教誡命的皈依者,他也能被任命為一個基督,一個神聖特使,一個被差派到另一個星球之未來的彌賽亞。

摩門教的神學也包含了亞流派的元素,甚至走到多神論(Polytheism)之極端的地步。摩門教徒教導人說,耶穌基督是以羅欣(Elohim)首生的靈孩子 (first- born spirit child),而其餘所生的靈孩子都是祂的弟弟,因此產生了許多位神40。我們可以說,摩門教只是借用聖經中的耶穌基督,來建構其自己的宗教系統。

基督教科學會

在十九世紀末由艾迪夫人(Mrs. Mary Baker Eddy)所創的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 Science),其宗旨無關基督徒信仰的追求,而是探討神醫的可能。嚴格來說,基督教科學會根本不是基督教。因此,此派也沒有甚麼縝密的基督論,只是利用聖經支持艾迪夫人自己的神醫理論。她使用了特別的術語—智慧(gnosis),他們把這個智慧視為是超越聖經的,這是智慧派的再現。他們拒絕接受基督永遠二性的思想,他們教導人說,祂的雙重身位(dual personality)只持續到祂升天之前,當為人的耶穌消失後,基督就開始存在,這也反映出基督一性論的觀點41。

惟有耶穌論

惟有耶穌論(Jesus Only)是獨一神格靈恩派(Oneness Pentecostalism)神學的分支。惟有耶穌論教導說,基督的兒子名分不是永遠的,只是帶著特定之開始並結束的暫時角色。照著這種神學,基督的兒子名分,是開始於成肉體時伯利恆的馬槽。對於那些持守這些觀點的人而言,『生』(begotten)這個字含示了一種開始(beginning),因而這是一種『有限的元素』。『惟有耶穌』神學的擁護者相信,『道』(Logos)是永遠的,但『子』(Son)這個稱呼表示一種當祂啟示在人性裏時所存在的一種暫時狀態,這與亞流主義和形態論極為類似42。本刊第二卷第二期曾有專文介紹獨一神格靈恩派的源起、發展、及主要神學觀點的批判,讀者可自行參閱。

統一教

韓人文鮮明(Sun Myung Moon)自創之統一教(The Unification Church),也是以教會的旗號為幌子,建立自己的宗教王國。統一教中的基督論思想完全是嗣子論的道理。文氏教導說,耶穌只是達到神性,而不是神成為肉體。他認為耶穌不是神自己,乃是憑著自己的功蹟,從神贏得神子的頭銜43。統一教在亞洲也有相當的發展,尤其擅以各式公益活動,吸引不明究理的基督徒前往參加並加入會員。

摩登派

在十八世紀之後,因著啟蒙運動所造成的摩登派(Modernism,又稱新派)神學漸漸普遍,基督徒中間出現了另一種特殊的基督論。此時,對基督人性的探討完全脫離信仰的範疇,所有關於基督神人二性的研究,都不再以支持或堅固基督徒信仰為目的。他們認為,『歷史上的耶穌』(Historical Jesus)與『教義中的基督』(Kerygmatic Christ)是不同的。這些人士號稱他們能讓歷史脫離宗教、傳統的色彩,還耶穌真正原貌;其實他們是把自己的人本觀念和不信的偏差心態加諸他們所謂的『證據』上,結果產生變質、扭曲的基督論。這樣純粹以主觀之歷史和考古學眼光,將『耶穌』當作一介歷史人物來探討,導致兩類嚴重後果:其中一類人士因無法考證聖經的史實,就恣意否定耶穌的存在;另一類人士雖肯定耶穌的存在,卻不過以耶穌為政治革命家、道德家、社會改革者或宗教導師之流。因著摩登派神學的影響,耶穌的存在不是變得與人無關,就是成為一個效法的模範。我們知道,這樣的觀念不是健康的信仰,也不合聖經的中心啟示。在本期亦有文章針對摩登派基督論進行探討,請讀者自行參閱。

結 語

在簡要介紹過已往二十世紀各種主要的基督論異端後,我們不得不指出,今日的基督徒比初世紀時的信徒,面對了更艱難的任務。我們的爭戰,不單是對抗那些在第一、二世紀所發生的敵基督觀念(參約壹四3),亦不單只是對抗那些在第三至第六世紀所產生假基督徒觀念的異端。反之,我們是與此二者同時爭戰。並且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大部分的異端觀念,仍是還魂自古代的異端,並常由幾種異端綜合為一個教義。儘管如此,我們今天對抗異端的解毒劑仍與初期的教會一樣,就是聖經—神的話。

有人以為,只要熟背信經就能對抗異端。我們相信,熟記信經在民智未開、聖經有限的最初數世紀,是有其必要性。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由宣示性的陳述所形成的信經,在對抗一些特別的異端上雖然有用,然而其視野和目的卻相當有限。大部分都是因著一些特別的異端觀念而興起的反應,而不是嘗試欲以全面的啟示來描繪基督。何況,在如今聖經普及、資訊發達的社會裏,只藉著背誦信經來維護自己對基督的認識和信仰是不夠的。在面對種種似是而非的基督教異端與類基督教異端時,只有簡要的信經是不足以與之抗衡的。要充分的認識這位基督,豫防異端思想滲入我們的信仰,我們就必須從聖經著手。當我們藉著進入聖經得到亮光時,我們就能自然的明白基督所是的奧祕,也能清楚的分辨並拒絕所有違反或超越聖經的異言。 «周復初、宋高弘、翟兆平»


**本文新約經節全引自新約聖經恢復本

1. 馬有藻, 基要信仰概論, 中國信徒佈道會, 1989, 頁62-64
2. 周聯華, 神學綱要, 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0, 頁 37-56, 135-144
3. 章力生, 基督論, 宣道出版社, 1990, 頁188-209
4. 黃彼得, 聖經基督論, 東南亞聖道神學院, 1992, 頁157-162
5. L. Berkhof, 基督教神學概論, 基督教改革宗繙譯社, 1974, 頁122
6. 謝家樹, 基督教歷代別異神學思想簡介, 中國主日學協會, 1983, 頁74-76
7. J. N. D. Kelly, 早期基督教教義, 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1988, 頁77-83, 93-109, 151-170, 191-237
8. 王生台, 信經與聖經—何者為真理之準則, 肯定與否定, 1998, 第一卷第一期, 頁9-24
9. G. Evans, Christological Errors: Then and Now, Affirmation & Critique, Anaheim: Living Stream Ministry, 1998, Vol. 3, No. 4, pp. 35-44
10. W. A. Elwell,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6, pp.339-340
11. J. N. D. Kelly, 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78, pp.139-140
12. 同註3, 4
13. 同註11, pp.115-119
14. 同註10, pp.13-14
15. M. W. Holmes ed., The Apostolic Father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6, pp.189-290
16. Eusebiu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7,30,4; 11; 16
17. 同註3
18. 同註11, pp.226-231
19. H. Bettenson, Document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40
20. B. Hagglund, History of Theology, St. Louis: CPH, 1968, pp.322-324
21. 同註6
22. 同註1
23. 同註11, pp.22-28
24. 同註2
25. 同註11, pp.289-295
26. 同註10, pp.67-68
27. 同註10, pp.268-269
28. 同註2
29. 同註17, 頁92-93
30. 同註17, 頁51-52
31. J. Meyendorff, Byzantine Theology—Historical Trends and Doctrinal Theme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11-14
32. 同註11, pp.94-95
33. 同註11, pp.316-317
34. 同註11, pp.317-323
35. 同註9
36. B. Shelly, Fine-Tuning the Incarnation, Christian History, Issue 5, p.24
37. 同註3
38. 李常受, 新約聖經恢復本, 臺灣福音書房, 1998, 第九版, 太一20註1, 頁13
39. 同註9
40. 同註9
41. 同註9
42. 同註9
43. 同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