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引言(二)

第二篇 引言(二) 讀經: 哥林多前書一章一至九節。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進一步來看在林前一章一至九節保羅的引言。 二節說,『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召會,就是給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蒙召的聖徒。』照文法看,『給…神的召會』與『給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蒙召的聖徒』是同位語。這指明『給…神的召會』等於『給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蒙召的聖徒』。這有力的指明,召會是眾聖徒的組合,眾聖徒是召會的構成分子。我們不該認為這二者是分開的實體。就個別說,我們是聖徒;就團體說,我們是召會。因此,召會不僅是由神構成的,也是由眾聖徒組成的。 聖別的意思是使之聖別,分別歸神,以完成神的定旨。聖徒就是分別的人,是已經分別歸神的人。 在這節裏,保羅說我們『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我們乃是在基督的素質與範圍裏被聖別。當我們信入基督時,就是當我們藉著相信祂,被帶進與祂生機的聯結時,基督乃是那分別我們,使我們聖別歸神的元素與範圍。 『蒙召的聖徒』一辭,指明在基督裏的信徒乃是蒙召的聖徒,並不是蒙召作聖徒。這是地位上的事,是地位上的聖別,為了達到性質上的聖別。 許多讀哥林多前書的人,覺得很難承認哥林多的信徒是聖徒。當然,照著天主教的定義,他們不是聖徒。按天主教的說法,只有某些人,像德瑞沙(Theresa)或法蘭西斯(Francis),纔能正確的稱為聖徒。我們也許希奇,哥林多那些屬肉體的信徒,怎能稱為聖徒。但是,在主的話中,保羅描述他們是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蒙召的聖徒。 你有膽量說你是聖的麼?有些人也許回答:『我無法辯駁保羅在林前一章二節的話,照這句話,我已經被聖別。但我仍然不覺得我是聖的。』我們在這一點上不要看自己。保羅並沒有說哥林多人在自己裏被聖別,他乃是宣告說,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我們需要忘記自己,看見我們乃是在基督裏被聖別的。 關於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這件事,弟兄不應當受妻子對他消極的意見所影響。每一位弟兄在別人眼中都是聖的,可是在妻子眼中卻不然。妻子總是知道丈夫的弱點,她對丈夫的缺點瞭如指掌,這叫作妻子的很難承認丈夫是聖的。但即使弟兄在妻子眼中不是被聖別的,他們在基督耶穌裏卻是被聖別的。 神看我們不是照著我們在自己裏面的所是,祂乃是在基督裏看我們。申言者巴蘭論到以色列人的話,可以說明這點。表面上看,以色列人滿了奸惡。但是巴蘭申言論到以色列人時,卻宣告說,『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民二三21。)照樣,保羅知道哥林多召會一切的惡事,但他在開頭的話中,說他們是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的人,並稱他們為聖徒。 保羅在林前一章二節另外用了一個同位語,說到那些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的人,乃是蒙召的聖徒。在我們看來,好像是重複。但若不是這樣重複,我們也許對這個事實不能有深刻的印象,就是在哥林多的信徒真的是聖徒,甚至是蒙召的聖徒。 每個得救的人都是蒙召的人。蒙召就是得救。主耶穌對彼得說,『來跟從我,』那就是祂呼召彼得。我們這些得救的人,都已經蒙召了。我們一蒙召,就成了聖徒。 不要認為只有像德瑞沙或法蘭西斯這樣的人纔應當稱為聖徒。你我也是聖徒。你有沒有膽量宣告你是聖徒?我們有些人也許只有信心說我們是信徒,卻沒有把握說我們是聖徒。有些人可能說,『我是蒙恩得救的罪人,也是在基督裏的信徒,但我不敢說我是聖徒。』我們沒有把握的原因,乃是天主教邪惡的影響,仍舊左右我們的領會。還有些人曉得自己的失敗,如發脾氣或與配偶爭吵,也許就沒有信心說自己是聖徒。但你到底是不是聖徒,不在於你發不發脾氣,爭吵不爭吵,乃在於你有沒有蒙召。 欽定英文譯本不說『蒙召的聖徒』,而說『蒙召作聖徒』。照這種繙譯看,成不成為聖徒還不一定,不是已成的事實。但保羅並不是說,我們蒙召作聖徒;他乃是說,我們是蒙召的聖徒。如果我們轉眼不看自己,而注視基督,我們就能宣告,我們是聖徒。我們會看見,聖徒就是蒙召的人。 蒙神呼召就是分別歸祂。比方說,被徵召服兵役的人,就是從平民的生活中分別出來,被徵召服役。這說明神的呼召。我們被神呼召的時候,就被祂徵召、分別出來了。結果,我們就被聖別;也就是說,我們被分別出來為要達到一個目的。因著我們都蒙了神的呼召要達到祂的目的,所以我們是蒙召的聖徒。 2 同著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之名的人 保羅在二節又說,『同著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祂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請注意他在這裏不是說『和』,乃是說『同著』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這指明一個地方召會,如在哥林多的召會,是單由那地方的信徒組成的,不是由各處所有的信徒組成的。這也指明本書不僅是為著在哥林多一地的召會,乃是為著在各處所有的信徒。哥林多前書是為著任何時間或地方的所有信徒。 假如我寫這封書信,我可能會用『和』而不用『同著』。保羅這裏的用辭非常重要。我們已經看過,這指明地方召會僅僅包括那個特定地方上的聖徒,而不包括全地所有的聖徒。保羅寫這封書信給在哥林多的召會,同著全地所有的聖徒。只有當地的聖徒纔是某一個召會的組成分子,其他地方的聖徒就不是那個召會的組成分子。但這問候語指明,這卷例證的書不僅寫給在哥林多的聖徒,也寫給所有在各處的聖徒。 保羅說到在哥林多當地的聖徒時,用『蒙召的聖徒』一辭。但他說到全地所有的聖徒時,用另一種描述:『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在這節裏我們看見:第一,我們是蒙召的聖徒;第二,我們呼求主的名。這指明我們這些信徒、聖徒,已經蒙神呼召,來呼求主的名。我們是蒙召來呼求的!蒙召是一次永遠的,但呼求主的名卻是一生之久。我們需要不斷呼求祂。 呼求主的名,包含信入祂。(羅十14。)所有在主裏的信徒,都該是呼求祂名的人。(徒九14,21,二二16。)我們已經蒙召來呼求,就是蒙神呼召來呼求主耶穌的名。 在這封書信開頭幾節裏,保羅告訴我們使徒、召會、和聖徒的定義。首先,聖徒是蒙神呼召歸給祂的人。其次,聖徒是呼求主耶穌之名的人。 呼求主耶穌的名不是默禱,乃是用聽得見的聲音呼求主。基督徒常常默禱,或是低聲禱告,可是我們若要呼求主耶穌的名,就需要用聽得見的聲音向祂呼喊。我能見證,這種呼求會使你大大不同。 你這樣呼求主名時,你是頭一個聽見自己禱告的人。倘若你的禱告自己都不聽,你怎麼盼望主聽你的禱告?你若聽了自己的禱告,就會有把握,這個禱告主也垂聽了。 我們這些在基督耶穌裏的聖徒並不是機器。所以,我們向主的禱告不該是機械的。我們呼求主耶穌的時候,我們的全人是挑旺起來的,我們整個裏面的人都得著操練。 我們曾經指出,聖徒乃是蒙神呼召的人,也是呼求主耶穌之名的人。然而,有些基督徒很強的反對呼求主名。但呼求主耶穌的名不只合乎聖經,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我們基督徒不該啞口無聲,我們參加聚會的時候,不該像啞吧偶像那樣靜坐。我們應當大聲呼求主耶穌的名。有時候,我們甚至需要在公共場所裏大聲喊主。也許你認為這樣很沒有面子。實際上,你不會抱愧蒙羞,反而會在主裏高昂。 你已經蒙主呼召了,但你呼求祂麼?我擔心我們中間還有些人不呼求主的名。他們仍然擔心會丟臉。我們越呼求主耶穌的名,我們就越得釋放、越高昂。不僅如此,這樣的呼求標出我們是蒙召的聖徒。 保羅在二節說,主耶穌基督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基督這包羅萬有者,屬於所有的信徒,祂是所分給我們的分,是神賜給我們的。(西一12。)使徒在林前一章二節末了加上這特別的辭句,為要強調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無論在甚麼地方,或甚麼情況,基督乃是所有信徒惟一的中心。在本書信,使徒的用意是要解決哥林多信徒中間所存在的難處。對一切的難處,特別是分裂的事,惟一的解決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我們都已經蒙召進入祂的交通,有分於祂。(9。)所有的信徒都當以祂為惟一的中心,不為任何有恩賜的人、過分強調的道理、或特別的作法所岔開。 貳 問安 三節是保羅對哥林多人的問安:『願恩典與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恩典是神作我們的享受,(約一17,林前十五10,)平安是從恩典產生的情形,起源於對我們父神的享受。 參 起初的恩賜 一 因著神在基督裏的恩典而賜的 保羅在一章四節說,『我因神在基督耶穌裏所賜給你們的恩典,常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使徒為哥林多信徒感謝神,不是根據他們在自己裏面的光景,乃是根據神在基督裏所賜給他們的恩典。 二 在基督裏樣樣都得以富足 在五節保羅接著說,『因為你們在基督裏,在一切的發表和知識上,樣樣都得以富足。』本節的發表一辭,希臘文是logos,婁格斯,意話,就是發表心思裏所形成之思想的話。使徒所傳講福音的話,將神的思想傳達到我們的悟性裏。因此,話乃是神聖思想的發表(口才)。知識乃是對話裏所傳達、發表之事的領略和理解。哥林多的信徒在一切關於基督之神聖思想的發表上,並在一切對於認識基督的領略和理解上,都因神的恩典,得以富足。 三 為基督所作的見證在你們裏面得以堅固 在六節保羅接著說,『正如我們為基督所作的見證,在你們裏面得以堅固。』使徒對於基督的傳講,不僅有客觀的道理,更有主觀的經歷;使徒乃是見證人,為基督作活的見證。這樣為基督所作的見證,因著哥林多的信徒在基督裏得以富足,如四至五節所說的,就在他們裏面並在他們中間得以堅固。 四 在恩賜上一無所缺 多年來,我一直為四至七節所困擾,特別是七節恩賜一辭的意思。哥林多聖徒的光景很可憐,分裂且混亂,我不明白保羅怎能為著哥林多召會感謝神。我對恩典也沒有正確的領會。四十年前,我不知道恩典是甚麼,所以我無法領會第四節。說到第五節,我希奇哥林多的信徒怎能在基督裏得以富足。同樣的,我也不明白為基督所作的見證在他們裏得以堅固,以及他們在恩賜上一無所缺是甚麼意思。我從前還根據第七節釋放了一些信息,大意是說,『我們從哥林多前書看見,恩賜沒有甚麼作用。我們從第七節曉得,你可以樣樣恩賜都齊備,還是幼稚的。』那時候,我以為這樣的領會是對的。但在我的深處,我對這幾節沒有平安。最後我開始看見,第七節所說的恩賜,我們可以稱為起初的恩賜,就是出於恩典的恩賜,是我們相信主耶穌的時候所領受的。 七節的恩賜是指從恩典產生的內在恩賜,如永遠生命的白白恩賜,(羅六23,)和作屬天恩賜(來六4)的聖靈恩賜;(徒二38;)不是指外在、神奇的恩賜,如林前十二章和十四章裏的醫病、說方言等。這些恩賜乃是從恩典所接受,在神聖生命中初期的東西。這些初期的東西需要長大,(三6~7,)以達到完全的發展與成熟。哥林多信徒並不缺生命中初期的恩賜,但他們非常缺生命的長大。因此,不管他們在初期恩典裏所得的有多豐富,他們在基督裏仍舊是嬰孩,是屬魂的、屬肉體的,甚至是屬肉的。(二14,三1,3。) 經過多年以後,現在我終於能放膽的說,一章七節的恩賜與十二和十四章所說的恩賜不同。在這兩章裏,有些恩賜是神奇的,有些是成熟的。(我們來到哥林多前書這段的時候,會更充分的來看這一點。)我們已經指出,一章七節的恩賜是指從恩典所產生的初期恩賜,就是永遠的生命和聖靈的恩賜。我們重生的時候,領受了永遠的生命,這是神的恩賜。照行傳二章三十八節看,聖靈也是恩賜。說這些恩賜是起初的恩賜,指明這些恩賜還沒有發展,還沒有長到成熟。 植物從種子長到成為成熟的植物,說明起初恩賜的生長與發展。首先,種子撒在地裏,這粒種子就是起初的植物。種子生長的時候,就不斷發展,一直達到成熟。哥林多信徒都有起初的恩賜;他們都有神聖的生命和聖靈作種子撒在他們裏面。如果我們不但從上下文,也在我們自己及其他信徒經歷的光中領會這些經節,就會看見保羅在這裏對哥林多人所說的是這個意思:『你們在哥林多的信徒已經接受了主耶穌。你們相信祂的時候,就領受了起初的恩賜─神聖的生命和聖靈。問題是你們沒有讓這些恩賜生長並發展。』為這緣故,保羅在林前三章指出,哥林多人需要長大。他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6。)哥林多人就著起初的恩賜而言還是嬰孩,迫切需要長大。 嬰孩有生命,也有生命的功能,但沒有生命的長大或發展。這使嬰孩不可能作甚麼。孩子長得越大,能作的事就越多。比方說,我十一歲大的孫子能作許多事情,是他七歲大的弟弟所作不來的。就是長了四年,也會大大不同。這不是說弟弟沒有生命。他有生命,但這生命還沒有同樣多的發展。照樣,哥林多人雖然領受了起初的恩賜,也在基督裏,在一切的發表和知識上,樣樣都得以富足,但他們仍是嬰孩,起初的恩賜還沒有發展。 哥林多前書是寫給崇尚哲學的人。然而,我們不要以為古時候的希利尼人比我們今天更崇尚哲學。我們都是崇尚哲學的,我們這些崇尚哲學的人就像哥林多人一樣,在屬靈事物的領會上已經得以富足。我們可能對這些事物有所認識,但在基督裏仍然是嬰孩。 許多聖徒由於受了教育,能彀領會那些傳達屬靈事物的發表。他們也許理解其中的思想,卻沒有得著實際。這就是哥林多信徒的光景。因為他們受了文化、教育和哲學的薰陶,能彀領會那些表達保羅職事思想的話語;但他們卻沒有這思想的實際。今天的大學畢業生絕對可能在字面上領會我的職事,他們也許領會話語中所傳達的思想,但他們可能沒有這個思想所表明的實際。這個實際就是基督自己。他們就像哥林多信徒一樣,在發表和知識上、在屬靈事物的領會上是富足的;但他們沒有得著多少這些事物的實際。 五 等候主的顯現 保羅在七節也說到『熱切等待我們主耶穌基督的顯現』。這裏的顯現是指主的再來。等待主的顯現,是真信徒一種正常的表記。 六 堅固到底 保羅在八節說,『祂也必堅固你們到底,使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指責。』這節裏的祂,指四節裏的神。那起頭賜給我們恩典的神,也必堅固我們到底。堅固一辭指明,我們信徒在起頭接受恩典之後,還需要在生命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