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信徒挨家聚會,過召會生活

第七篇 信徒挨家聚會,過召會生活 讀經:使徒行傳二章四十一至四十二節,四十六至四十七節,五章四十二節,十二章五節,十二節,馬太福音十八章十七至二十節,希伯來書十章二十五節,哥林多前書十四章二十三節上半,二十六節,使徒行傳十四章二十七節,二十章七至十一節。 信徒裏面事奉主的願望要得滿足 作為一個人,若不作基督徒,那就太可惜了;作一個人就應該作基督徒,信主得救。其次,既是一個信主得救的人,若不愛主,那真是愚蠢。第三,既然要愛主,就要活基督,過召會生活。如果你愛主,卻不活主,也不過召會生活,不僅理講不通,你裏面也會若有所缺,覺得虛空、混沌。但是一活基督,一過召會生活,你裏面就感覺滿足了。 然而,僅僅是這樣愛主、活主、過召會生活,久而久之也會覺得,好像裏面有一股氣透不出來,想要事奉主卻尋不到出路,裏面不得滿足。聚會時,釋放資訊的弟兄若真是有東西,就叫我們舒服。如果弟兄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東西供應,我們聽了,反而更為受壓,不舒服到了極點。有時我們會想:愛主、活主、過召會生活,到底作什麼?論事奉,沒有事奉;最多就是作整潔、抹桌椅、擦窗戶、洗地板。久而久之,心裏就一直打問號:難道這就是活基督麼?這就是過召會生活麼? 我相信大家都心同此感。我說這話不是因為受過人的教導,乃是幾十年的經歷感受,知道這個痛苦。我們雖然愛主、活基督、過召會生活,卻沒有一條路,能讓我們事奉主的願望釋放出來,真是不得平安。我絕對相信,如果我今天不常常講道、寫書供應真理,早就老朽不堪,什至已經入土為安了。今天我還這麼年輕,原因就是我一直作工、活動。同樣的,信徒不能不事奉,因為這是生命問題。一個無生命的臺子,買來、擦乾淨、擺在那裏,過二十年也不會有事;但是一個有生命的人,如果不活動,生命的功能就會喪失,他也會夭折。 一個小孩子生下來,既不餵養,也不給他運動,不久就會生病,再過就會夭折;如果你餵養得法,讓他多運動,他一定長得強壯、健康。今天的基督教不要人運動,也沒有供應吃的,只要人去作禮拜;至於我們中間,就是要人來聚會。結果越聚會人就越死,越聚越成了聽道專家;請他講,講不出來;可是要他批評,他卻是好手。這樣的聚會久而久之,就會感覺乏味。 如何滿足信徒裏面事奉主的願望 我們裏面的確需要事奉主,這個願望不是人造的,乃是神造的。我們裏面有一個靈,這靈就是要事奉神。即使一個不認識神的人,也會找個物件拜一拜,因為他有這個需要;他有一個靈,叫他不能不敬拜。好比你有一個胃,所以不能不吃飯。現在我們得救了,不只有一個靈,這靈還得了重生,並且有聖靈住在其中,這就叫我們裏面更加想要事奉,一事奉就舒服。可是基督教搞得人沒有路事奉。我們中間雖然好一點,卻也沒有上軌道。作事一不上軌道,就會白費工夫。比方火車不擺在路軌上,我們在旁邊怎麼推怎麼拉,也看不見多少果效;但一擺在鐵軌上,裏面煤一燒,水一開,氣一噴出,就在軌道上跑起來了。 直到今天,主的恢復在我們中間,已經有六十五年的歷史。從開頭倪弟兄就揣摩,信徒應該怎樣聚會,但總是不得要領,原因在於要找到一條新的作法很不容易。以人類的交通為例,乃是逐漸在進步,越來越便利。幾千年前,人類行動是借著輪子。後來進步到用牛車、馬車、自行車,又慢慢進步到蒸汽火車、汽車、電車等,最後才出來七四七。這是一步步循序漸進,累積經驗和智慧的結果。 關於信徒的聚會,倪弟兄也一直在摸索、進步。一九四八年他出版「教會的事務」一書,說到基督徒主日上午的大聚會,乃是「公會的風俗」(the custom of the denominations)。他引舊約的話指出,神告訴以色列人,他們進入迦南之後,不可隨從「列邦的風俗」(the custom of the nations)。以色列人的失敗,就是進迦南之後,雖然身為神的子民,所作所為卻慢慢傚法列邦的風俗,所以大大得罪了神。他說,今天我們主日上午聚大聚會,也同樣是隨從「公會的風俗」,隨從公會的作法。所以他說,主日上午的大聚會應該去掉,大家最好去傳福音。(參教會的事務,第四章。)但是他雖然這樣說,想要嘗試作卻沒有路。他和我談過這事,我們一直摸索;雖然這本聖經在我們手中讀了多年,可是路一直沒有摸出來。現在感謝主,他憐憫我們,經過一再的研究,累積許多的經歷,我們一直滾這個輪子,今天終於滾出了「七四七」。在我覺得,七四七造出來了;現在就看我們肯不肯脫開舊工具,脫開舊輪車,登上七四七。 實行新路使信徒裏面事奉主的願望得滿足 今天的新路實在便利又快速。如果我們每週分別二至三小時出外叩訪,一年至少能叩得四至六人。這不是難負的軛,問題在於你怎麼看待這件事。你若愛主、活基督、過召會生活,真是願意把裏面這股要事奉主的氣吐出來,必定重看這事,無論怎麼忙碌,也會不顧一切的「叩門第一」。你有這樣的靈,主一定祝福。 所有去叩門的人都嘗到味道,經歷裏面那口氣通出來的甜美、喜樂。每次一叩門,一帶人受浸,真是歡喜難言。尤其特別的是,在澡盆裏面給人施浸,又澆又浸,味道真是十足,裏面痛快極了。就巴不得能天天出去,浸兩、三個人,那實在過癮。所以有的人說,他已經「上了癮」,若不出去叩門,不得著人受浸,就不過癮。這證明出去叩門不是作工,乃是一種享受;如果沒有享受,怎麼會上癮?這是靈裏的享受,使我們裏面舒暢。 另一面,我相信我們中間大概沒有人會作見證說,他到會所聚會聽道,已經上癮了,覺得真有味道,巴不得能天天來坐著聽道。我告訴你,十個來這樣聚會的,恐怕有九個半巴不得聚會短一點。有聚會不來,良心過不去;但是來了也不過是充充數,就盼望時間短一點。這也證明,我們已往的路錯了,所以沒有人覺得上癮,反而倒盡胃口。 如果我們願意盡心盡力愛主、活基督、過召會生活,總要每週分別二至三小時出去叩門,並且以此為先,經常不斷的作。我盼望你們能把「叩門第一!」這四個字掛在臥房裏;即使家裏親人生病了,也是叩門第一。我擔保你會越作越有享受。 慕迪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他定意每天至少向一個人傳福音。有一天將近半夜,他正準備就寢,忽然想到今天還沒有接觸人,就跑出去;但是東找西找尋不著人,最後看到一個警察,就對他說,「你要信耶穌。」然後說了幾句話就走了。這個警察當時以為他是瘋子,沒有理會;後來感覺不安,認為半夜有這麼一個人來叫他信耶穌,很值得研究。他一打聽,才知道那就是慕迪,於是去找慕迪談話,就得救了。 我沒有要求你們天天叩門,乃是七天一次,這絕對作得到,你們沒有理由辯駁。你若愛主,願意活基督,就該有所表示──不是到聚會中坐板凳,乃是每週分別二至三小時出去叩門,帶人信主,給他施浸;這是天經地義的。再者,你周周出去叩門,叩三個月無法帶一個人得救、受浸,這也講不通,交待不過去。今天我好像代表主跟你們討價還價,但我的確相信,你們若肯周周出外叩訪不間斷,一年五十二周,絕對能叩得四至六個常存的果子。這條路的確值得走,現在的關鍵就是我們作不作。 我在這裏也對長老們說一點話。我相信你們聽了我的交通,一定大受感動,回去也帶領實行。我知道各處長老們作事的老風俗,最喜歡立規條,印出來分給大家簽字。這件事完全作不得。一般的聖徒,大體是作事業、有職業、管家或讀書,整天勞苦。結果勞苦到末了,還立一個規條要他們遵守,這的確不好。我並非否定長老們所作的,我的意思是:應該先有供應,先把大家的靈挑旺起來,把他們裏面那口氣給通出來,再順著情形帶領他們作。 四點必須遵守的規律 我們必須看見,對於聖徒們,有幾件事不是規律也是規律,是規律也不是規律。譬如呼吸,無論我們剛強或軟弱,順境或逆境,我們都得呼吸。對於呼吸與否,我們不必立規條;但是怎麼呼吸得法,就有所講究,如果不得法,可能就會死。同樣的,今天我們必須走叩門這條路,這不需要立規條要求大家遵守;但是怎麼叩門,就需要有所要求,否則會沒有果效。 一 儀錶要大方 歸納來說,出外叩門,有四點必須遵守。第一,儀錶要大方,包括面容、舉止都要得體,不可輕忽、嬉笑。有的年輕聖徒顯得很輕佻,一去叩門就了了。年長聖徒最喜歡倚老賣老,打斷人的話;這一點也很不好。 再者,穿著也要正派不隨便。按著西方的風俗,不打領帶就是隨便。二十多年前,我初來美國西岸,人到辦公室不打領帶,就被視為野蠻。不要穿一身黑西裝、白襪子、黃領帶,人還以為是馬戲團出來的小丑,說什麼人也不在意,只顧觀看。不要打扮得太花俏;一個少年姊妹出去探訪人,如果把自己裝扮得花枝招展,那就把人的心都分散、消磨了。一般而言,人都有神所造的天良在他裏面。如果你們穿得太鮮豔,人心裏會想:「這種人也出來傳耶穌?」那就了了。所以要記得,面容、儀錶要大方,衣著要正派,這個規條一定要守。如果不守,召會的長老就要請他回去,不必去叩門,免得敗壞主的福音。 二 要得著聖靈的充滿 第二,你必須是天天在主面前,借著交通、禱告,把自己倒空,把罪認清楚的人。這樣,你一定裏面得著靈的充滿,外面也得著靈的澆灌;結果你就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天天你都要過這樣的生活,凡是生活上的缺失,或者對不起的人、事、物,都要好好認錯,清理自己,求主寶血潔淨,好在主面前成為清潔的人。特別是去叩門前,一定花二十分鐘好好徹底禱告,直到你和主一同在復活裏,得著他那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這樣,你就是帶著復活、升天基督的權柄出去,叩門一定靈。 有位弟兄從美國去臺北,我聽見他作見證,他頭三天怎樣跟著出去、叩門,但沒有人受浸。回來看見弟兄姊妹都見證,叩門真靈,只有他沒有叩得人受浸。由於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就痛哭。這時主告訴他:「你不乾淨,你隨便;你沒有認罪清楚,沒有把自己清理乾淨,就出去叩門,誰與你同在?」他更加痛哭,徹底認罪,直到覺得清理乾淨了。當他起身,裏外都得著聖靈的充滿。第二天一出去,立刻有人受浸,真靈。這的確是要遵守的一點。 在路加十章,主耶穌吩咐七十個人出去,對他們說,你們出去,平安之子一定接受你們;如果有人棄絕你們,就是棄絕我;棄絕我,就是棄絕父。(6,16。)這不是小可的事。你我出去,必須有把握:「主,我出去就是你出去,我叩門就是你叩門,我說話就是你說話;他們若拒絕我,就是拒絕你。」我們必須能這樣說。 三 不說自己的話,只照著訓練教導的話 第三,你絕不可說自己的話,一定要照著訓練所教導的。訓練裏告訴你說什麼話,你就說什麼話。現在最簡單的,就是帶著「人生的奧秘」小冊子,不說別的話。這很不容易;你沒有嘗試過,無法相信差別有多大。不要以為就這麼一本小冊子,怎麼可能讀一讀人就相信、得救、清楚救恩了?我不相信他清楚;但無論如何,只要他承認自己是罪人,並且悔改,向主禱告,正式求告主名,末了也照主的話浸到水裏,就是浸到三一神裏面,那麼他就是主所承認得救的。可能他不清楚,但是他進去了;不像有的人清楚了還沒有進去。 所以我們只管把「人生的奧秘」向人傳講。也不必全讀,只要看對方反應不錯,那就是信號,立刻不要再講,乃要帶他禱告。有的聖徒一看反應很好,就開了話匣子;但是可能再講五分鐘,他又不信了,什至辯論起來。所以多言多語只會招惹麻煩,引起禍端,我們不該那樣。也許有人說,如果不講清楚,他家裏還有偶像。但是我們相信的不該是人,乃是主。只要人承認主名,承認自己的罪,浸到水裏,必然就有聖靈與他同在。當他從水裏出來,我相信他就會摔偶像了。 行傳十六章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腓立比的禁卒,原來是鞭打使徒的,把他們上了木狗,鎖在監裏。神行了一個奇妙的神跡。禁卒看見神的作為,就悔改;聽了使徒的傳講,他和全家立即都受了浸。(24~34。)想想看,這是當夜發生的事,保羅能講多少?保羅只講一句話,禁卒就恐懼戰兢說,「先生們,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使徒說,「當信靠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可能禁卒就說,他相信;於是保羅說,當受浸。在那裏受浸?那時腓立比召會還沒有成立;沒有會所,更談不到浸池,該在那裏受浸?三十四節說,他們受完浸以後,「禁卒領他們上去,到他的家裏。」希臘文有一個「上」字,指明受浸的地點是在地下室。所以聖經學者研究這節聖經,就斷定地下室必定有一間浴室,禁卒就是在那裏受浸的,之後再把使徒帶上一樓的住處吃飯。 根據這節聖經,我們有膽量要人在澡盆、浴缸裏受浸,這沒有不合聖經。我的重點是:保羅對禁卒講多少?沒有講多少。例如母親懷了孕,不是對著胎兒一直講道,要他學英文、懂數理;她講再多小孩也不懂。等到臨盆了,母親也不是說,「你慢慢出來,等我講完,你清楚了才出來。」這樣作太可笑了。所有的母親都知道,懷孕時不講,生產時也不講,要快快的生,免得痛苦;反正來日方長,可以慢慢再講給孩子明白。 但是不僅基督教,連我們也受了影響,總希望人明白多一點再受浸。有時覺得人好像真信了,就是明白得還不多,最好多聽一點。這就是小孩子要臨盆了,媽媽卻要他再明白一點才出來。這不是說笑話,我們的確就是這樣作的。誰沒有作過同樣的事? 一九六二年,有幾位弟兄在華盛頓大學讀書,我因事到西雅圖,他們就邀請我去。我一去,他們就帶一位姓朱的福音朋友來。他對福音真理不太懂,但是聽了我的傳道就相信,然後我就在浴缸裏給他施浸。當時連我自己都打問號:這一個廣東人,真理一直不通,就這樣立刻把他送到浴缸受浸麼?到底這個人能不能站住? 不僅如此,之後他又把未婚妻帶來,同樣受了浸。感謝讚美主,今天他是西雅圖召會華語聚會的一位負責人。今天你問他,當他在澡盆裏的時候,懂什麼真理?那時他只懂在心裏承認主,連口都還沒有呼喊主呢!結果我們就大膽的把他浸了。但是今天,他懂得很多的真理,許多牧師都比不了他。他從那裏學的?不是受浸以先,我們對他講三、五周,他就明白受浸。我相信那時恐怕一講,一等,就完全了了。想要明白清楚,來日方長,受浸後可以慢慢來講。 從這一面來說,這也指明了家聚會的重要。一給人施浸之後,我們就得設立家聚會餵養、照顧他,慢慢帶他清楚,使他得堅固。雖然我們給朱弟兄施浸以後,沒有正式設立家聚會,但因弟兄們就近照顧他,一直餵養、供應他,結果他就變成常存的果子。 我再說,出去叩門傳福音時,千萬不要講自己的話。我盼望全召會都把觀念改過來。幾乎每個弟兄姊妹都覺得自己會傳,都覺得自己的話有力量;其實完全不對,完全相反。我曾作過統計:美國頂尖的大公司,都訓練他們的售貨員必須嚴謹、準確的講公司所訓練的話,要背著講出來。有人告訴我,他們連接聽電話都是照著公司所印的手冊講,一字不差;如果多講一點,可能生意就沒有了。 有一位弟兄從事製造業,手下有一千一百多名售貨員;他曾告訴我,談話交易越短越好、越能說得準確;只要把貨品的重點講出來,不必講那麼多道理。為什麼「人生的奧秘」這麼好?就是因為簡潔。這本小冊子是我們中間許多書籍摘要的結晶,簡潔得很。許多受訓者見證,大多不必再用第二把鑰匙,有時連頭一把都不必全讀,唯讀到神照他的形像創造人,要人作他的器皿,他願意進到人裏面作人的內容,人就覺得很好,於是帶他禱告、相信、受浸。千萬不要受試探再讀下去。這是第三條規律,我們一定要遵守。 四 順服帶領,學習配搭 第四,不可選隊,必須由召會編組。這一點也是根據我們的經歷和研究。我們已經找出一個定律:出去叩門不可單獨;兩個去也不夠,四個又太多,最好就是三個,並且是老年的、中年的、少年的各一位。不可三位都是姊妹,只有一位姊妹更危險;總要有一個弟兄,既方便施浸,也比較安全。年長的功用不是發言,乃是叩門。 進去傳講時,由年輕的來發言,其他兩位不要說話,只要用靈推動、加強,有時也稍微點頭、輕聲阿們,幫助人領會。老年人千萬不要說話,因為很容易倚老賣老,長篇大論,常常會太囉嗦。任何公司都不僱用老人作售貨員,反而偏愛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因為活力十足,說話簡潔有力,又能把握重點。我們也由這樣的人發言。這樣的配搭不得了,三人如同一體,叫人不能不受感、起敬。 盼望眾弟兄姊妹,特別眾長老,能把這四件事聽進去。出去叩門,一定要遵守這四件事。 遵守時間,勤作主工 還有一件不算規律,卻很重要的事。今天大體的聖徒都在職;他們可能已經在召會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服事,同時又要顧到家庭生活,所以一週能再分別兩、三小時出去叩門就很好了,不要想再去佔用他們的時間。我這樣說是有下文的:如果他出去叩門「生了孩子」,不要他養他都會養。帶人受浸後,要設立家中聚會餵養,長老可能擔心由誰帶領?我相信這些出去叩門得人的聖徒,會挑起照顧家聚會的擔子。所以我們要顧到他們的時間。另一面,大家出去叩門也要學習謹守時間,不要拖拖拉拉,禱告不必太長,總要在有限的時間裏為主多作一點。 大家若能作到以上四件事,我可以擔保,全時間的一週能叩得一個,一週出去叩門一次的能四周叩得一個。這不是荒誕不實的話,乃是絕對可實行、能作到的;問題在於我們作不作,以及我們怎麼作。我們不作就了了,亂作也了了。我們必須肯作,並且肯照著訓練的帶領,遵守這四點。 現在臺北不到四千人聚會活動,已有一千三百多人接受帶領,願意按時出去叩門,周周不誤,風雨無阻。這個數位超過三分之一,是個好現象。我也盼望你們都守住自己在主面前所奉獻的。我們都應當歡喜快樂,這是何等一個大的指望!我們在安那翰十二年了,沒有看見什麼繁增,更不必說翻一倍。但是從現在起,我相信經過三年,召會能由三百繁增為三萬,這的確值得歡喜快樂。即使不那麼理想,只達到三分之一,那也是一萬人。對此我們怎能不雀躍! 如何帶領家中聚會 臺北目前有八千人受浸,將近三千個家聚會。孩子生下來很值得快樂;但是怎麼養就需要研究,因為這不是容易的事。很多年輕女子生了頭胎,都得母親幫助照顧,教導餵養的方式。同樣的,我們給人施浸,也在他家裏設立聚會了,接下來就需要「母親」,也就是訓練,教導我們怎麼帶領、照顧。訓練有辦法,因為經過這些事情,也研究出一條確定實行的步驟,能教導我們該怎麼去生、養、教。 一 帶領家聚會要守信 在設立家聚會之後,第一,我們絕對要守信。你既告訴新人,每週三晚上七點半有半小時的家聚會,就得絕對遵守。帶領初信的人,第一件事要守信、守時間。所以不要輕易承諾、答應。一應許了,就要絕對遵守。這能給他最好的一個印象,並且也使他看重這事。 二 避免寒喧、客套 第二,去帶領家聚會,我們要避免寒喧,避免客套。東聊西扯的話一定要定罪。家聚會不僅是為新人,更是為他的家人。所以我們所作的一切,都必須鄭重,使人有好的印象;也要隨機應變,叫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比方對於小孩子,你可以教唱詩歌,小孩子最喜歡。再者,唱詩歌也能挑旺靈,所以我們都得預備幾首短歌,為著家聚會使用。這樣,即使有外邦人在場,也很容易學會。這對聚會的空氣非常有幫助。 因著我們的帶領,可能新人就鄭重其事,時間還沒到,他已把家裏整理、預備好,並且小孩子開始唱詩歌,等著我們的來到。這時我們去,千萬不要制止,另外開頭;反而要順勢盡可能的幫助。這能給新人一個深刻的印象:我們不是去帶領,乃是去與他們同聚。 三 教導基本真理 剛有家聚會時,一定要教導新人基本真理。最近我們出版一套「新生命課程」,一共有十課,每一課都非常簡單,最多十分鐘就能讀完。前三課是清楚得救、禱告、讀經,教導他基本的認識和操練。第四課是聚會,教導他如何聚會。我們要告訴新人,下次來就是和他一同聚會,他也要和家人隨時有聚會。第五課是傳福音,給新人看見,我們傳福音是出去叩門,他慢慢也要學習跟著一同出去,叩鄰捨的門。這些點我們只研究過,也都試驗過,證明非常有果效。 第六課是與主交通,說到主就在我們的靈裏,我們不必管頭腦、情感、意志,只要學習在靈裏,借著禱告和主交通對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呼求主名。第七課是奉獻,帶領新人要奉獻自己,一生願意為主而活,當然也包括奉獻財物。第八課是活在靈中,第九課是經歷基督,第十課是認識教會,都需要有一點講解,帶人有初階的認識。 這十課十周就可以讀完。如果新人願意,想多知道一點,我們也不要拒絕,但不要一次讀太多。我們可以與他約定,或者一週有二至三次家聚會,就可以四、五周讀完這十課。這樣,他一定會有很好的、簡單的基督徒生活,完全照著你所教導的學會這一套。好比小孩子學說話,就是母親口中說什麼,他就照樣接受;開頭他什麼都不懂,慢慢就會懂得。我們也是這樣去講,新人一定照樣學,並且慢慢就有基本而正確的認識。 四 教導真理課程 之後就是教導「真理課程」。真理課程有幾個長處。首先,這是整套的書籍,人一看見就起敬,知道不是隨便寫的書,內容一定不簡單。我們要告訴他,這套書一共四級十六卷,每級四卷,為著一年使用。他聽了一定很尊重。如果我們就拿一張單張,複印一些資訊,要跟他一起追求。他雖然不輕看,至少也不重看;可能讀過之後就隨手丟棄了。另一面,我們不要一下子加重新人的負擔,要他一次買四卷。只要告訴他,現在要用第三卷,卷一、卷二可留作家庭讀物,所以希望他最低限度要買卷三。 為什麼讀真理課程要從第一級的卷三開始?因為帶人得救之後,首先就是要帶他認識神的救恩。真理課程第一級的卷三、四,就是講神的救恩,總共有二十四課,內容都是得救的人一開頭就必須認識的。 我們去教導之先,必須先把課文讀過,並且研讀透徹,把重點圈出來。等到教導的時候,就帶他們讀綱目,然後一點一點將大意、要領,種在他裏面,給他一個印象。整個聚會大概二十分鐘就可以了;然後告訴他,聚會裏讀的是綱目;在下次聚會前,他在家裏就利用時間讀課文的內容,最好讀過兩、三遍,果效一定很大。 真理課程的課文相當長,如果聚會又讀又講,時間就不夠。家聚會又比平常聚會更短,只有二十至三十分鐘,所以我們必須很精粹的利用這二、三十分鐘。真理課程的另一個特長,就是有總題、綱目、課文解說。我們教導時,可以只教總題和綱目,給人一個印象,然後勸他在這一週之內,把課文閱讀幾遍。我相信當天他就會好好讀一遍,什至你一走他就立刻讀起來了,並且越讀越有味道。 至於卷一、卷二,我們要對新人說,真理有許多面,並非一、兩卷就能講清楚。譬如關於聖經的來源,我們信主的人都應該知道。又譬如我們所說的神,到底怎麼一回事,耶穌基督又是誰,來源是什麼,又是怎麼一個故事,都需要有所認識。尤其與召會有關的事,還有諸如永生、受浸等真理,都需要專題講解。他們可以利用時間,就著目錄一題一題的閱讀,慢慢就會一目瞭然。雖然不能盡都瞭解,有些專門名詞仍不領悟,不過慢慢就會懂得。我們盼望每一位新人,或者每一個有家聚會的家裏頭,最少都有這麼一套書留著,可以作他們基本追求的參考。這樣就很周到了。 五 帶領、教唱詩歌 家聚會開頭、結束時都要唱詩。有的詩文太深、也太多,可以只唱副歌。每一次家聚會,我們都要唱兩、三首短歌,使新人留下印象,並且要他們常常唱。這會影響他們的生活。 六 幫助說話,帶進生命的長大 每次家聚會結束,我們一定要和新人有一點交通,問他這幾天禱告主如何,有什麼感覺,學習說出來。不要勉強他說太多,就是一次一點,積少成多。慢慢他就學會分享、作見證、什至說真理。也許他每一次都有一點問題。有時他說,「我一禱告就覺得自己有錯,這怎麼回事?」你可以告訴他:「我們親近主之前,裏面並不明亮,處在黑暗中,看不見自己的光景;但一親近主,主是光,在我們裏面照亮我們,自然我們就覺得自己有錯。這時我們就要隨著裏面的感覺認錯。」不要講得太多,乃要就著他的問題,給他一點解答,並且在生命上帶他有長進。我們去家聚會乃是教導真理;真理裏面就帶著生命,能使人在生命上長大。這是家聚會的目標。 借著家聚會成全新人 我已經指出,我們不要怕人受浸時不明白,因為來日方長。家聚會就是來日;我們一週帶他有一次家聚會,那個功效很大。經過半年,我們就會看見大進步。有的新人有渴慕、追求的心,頭腦又清楚,追求之後立刻就能講給別人聽,能教導其他人。以後他也會跟著去叩門傳福音。可能經過一年,他也會帶領家聚會了。 新路的聚會方法,就是大家都在聚會中有分。我們去帶領家聚會,雖然有嚴肅的一面,但是又請小孩子選詩、禱告、讀經;什至有的人還沒有得救,也在家聚會裏說話、唱詩、盡職。所以這是家聚會的好處,就是人人都盡職。他們是這樣出生的,也是這樣養大的,自然要他們再去聚一人講眾人聽的聚會,就不習慣,聽不來,不要了。這會使整個召會和聚會很自然的脫胎換骨。 我相信經過半年,一個肯追求的新人,會長大成為有用的人,也能出去帶新的人。結果不言而喻,許多人在家裏受浸,在家裏聚會,也在家裏得成全,然後叩別人的門,在人家裏就作這樣一套。那個果效是不得了的。以學說話為例,任何一種民族,教導語言不是靠上學,都是靠一個一個的家。在家裏父母說什麼,孩子就跟著學,長大了就會說。中國的舊禮教,倫理、道德的這一套,我們還沒有讀書時就都懂了,因為父母從小就講給我們聽,並且他們的生活就是那樣,自然我們就學會了。 所以我們這樣去帶新人,他們一定活潑、新鮮,個個盡功用,和我們從前的光景完全相反。從前我們受基督教的影響,費了九牛二虎的力量拖人來,一受浸就要他坐在那裏聽。有的人剛受浸時還活潑,就這麼一坐三個月,即使不死,也不活潑;再坐三個月,感覺也沒有了,完全被麻痺了。那是老基督教,也是我們的老作法,拖人來、殺死人、麻痺人。現在我們要完全翻轉過來,走一條全新的路,不再去拖人來,乃是送食物到府,送聚會到府。 借著家聚會繁增 家聚會也是最好的繁增之路。有時一個家丈夫得救,只要妻子不反對,就可以在他們家裏設立聚會;即使妻子反對,我們也會用溫和的辦法將就,或是怎樣委曲求全,總要在他們家裏有聚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把主的救恩、聖經真理統統送到他們家裏去,聚久了反對也會變贊同,不得救也得救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聚會,或者帶我們去叩他們的門。結果連來連去,如同中國所說「一表三千里」,一下子福音就傳遍了。這是很厲害的作法。我們把聚會送到一個家,把主自己、聖經、真理、福音、恩典送去,結果借著這個家,他們的親朋好友都沾了邊,同得福音的好處。這是主的路,繁殖起來非常快。這是前景可期的一件事。 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四分之一的聖徒忠心,照著以上的作法積極去作,那個結果一定會看得見。一百人經過三年變成一萬,在臺北一萬人經過三年變成一百萬,是絕對可期的事。不僅如此,這些人也個個長得好,不需要牧師、長老去帶,他們自己會盡功用。每個家聚來聚去,都變成耶穌家庭,全家得救,活在屬靈的氣氛裏;什至妻子也會照顧聚會,小孩也會禱告、唱詩、讀聖經。然後他們在生活裏,自然就會向人傳講福音;一傳十,十傳百,如同細菌那樣繁生,那是非常厲害的。今天基督徒應該就是細菌,繁生「耶穌菌」,感染整個社會;最有效的路就是借著家庭,因為家庭沒有場面,最有感動力,最適合主的福音。 今天我們所走的,是最上算、最值得作的一條路,借著叩門、家聚會,把福音、真理送到人家裏。我們考量比較一下:我們的主是一定回來的;即或不然,我們也要到他那裏。有一天,我們總是要見他,也總得要交待。假使我們像已過那樣,渾渾噩噩的過一生,沒有帶什麼人得救,就歸於塵土,等候見主。那時我們兩手空空,一面無法交待,另一面也不喜樂。看看保羅,有一大群人歡迎他,他很喜樂;惟有我們四顧無人,寂寞孤單,因為從來沒有帶人歸主,怎能盼望有人來歡迎? 如果我們走這條新路,周周出去叩門、聚家聚會,必定一年能得四至六個人。有一位弟兄,五個月就浸了二十人;按此推算,一年就能浸四、五十人,二十年就能浸一千人,那真太有福了。等主來的時候,不必說他要賞賜你,就這麼一千人在那裏歡迎你,同賀你,就是極大的賞賜、喜樂、冠冕了。所以這是最上算的路,不必你傾家蕩產,也不必你去作全時間,只要你一週花二至三小時去作,凡願意的都能作到。這不僅將祝福帶給別人,也會影響你自己,什至你的親人。 實行改制必須注意的要點 看清趨勢,積極往前 現在召會改制走新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中國維新一樣,古老、保守的中國要革新,必須經歷許多艱難。我生在蓬萊,長在煙臺,也在煙臺受教育。煙臺雖是新時代的城邑,有各國的領事館、郵局、電報局,但是民風仍然非常守舊。有時一說北京話就挨罵。我的母親是第三代基督徒,又和西教士一同住過的,所以我從小就被她送去讀英文。但是我在人面前,一點不敢說英文,說了就挨罵。不僅如此,我就讀的學校完全西式作風,有些國外留學生穿西裝。但是我們不敢穿,一穿也挨罵。但是到了今天,不只不罵,還鼓勵你學英文、穿西裝。同樣的,今天不改制,明天也得改。這是一個潮流,是時勢所趨。我盼望大家都看見這點,不要守舊、反對,乃要跟隨、鼓勵。 脫舊更新,銜接得宜 現在我們都很清楚,新路和從前的舊路沒法比。但是要脫舊更新不太容易。我們已經看見,一帶新人得救,要在他家裏設立聚會,不要帶他到召會的聚會來。因為我們的聚會太老了,完全就是老的一套;新人來了不是失望,就是受到不好的熏陶。我盼望新人越來越多,多到一個地步,一百人的聚會,一下有二百個新人興起,把聚會淹沒了。已過在臺北三會所,有一次來了二、三百位新得救的人,就把舊的人都「吞」掉,在聚會裏作見證、盡功用,末了還有將近一百人站起來表示,願意參加全時間訓練。長老們看了大受感動,也打算全時間,專門出去叩門得人。 我最擔心的,就是聚會裏新的人少、舊的人多,結果新的人就被吞滅了,使新路的成果「前功盡棄」。所以我要訓練的受訓者睜大眼睛,千萬不要讓新人被那些帶著舊酵的舊人感染了,以致前功盡棄。也許你們會說,難道召會聚會要分兩邊,有老聚會和新聚會?當然不該分開聚會,但是可以分時段。主日上午的聚會,擘餅聚會是一段,大家一同聚會。以後可以分開,要聚會的留下,要去家聚會的去聚家聚會。這也不錯,還是維持原來的聚會,因為大家不是馬上就轉了。 我讀書是念外國學校,帶職業是在外國公司,以後就全時間事奉主。但是頭一年我在臺北時,還是穿著長袍大褂講道,不敢穿西裝。直到一年後,我被邀請到菲律賓,經過香港,才作了一套西裝。中國人脫舊更新很不容易。同樣的,我們的弟兄姊妹都習慣老一套的聚會方式;他們坐在這裏聚大的聚會慣了,忽然要他們分成小一點的聚會,還要他們盡功用,他們實在不習慣,自然也不高興。我們也不能把他們撇在一邊,還得顧到他們的感覺,鼓勵他們聚會。 再者,因為基督教的老辦法很適合一般人天然的觀念。有的人就是不喜歡在家裏聚會;可能他家裏還有一張麻將桌子,他可以主日去聚會,回家來還打個麻將。一旦在家裏設立聚會,人就得把麻將收起來;因為我們的神乃是忌邪的神,他不許可罪汙的事,一定要求人把家裏清理乾淨。所以把聚會帶到家裏,是這個家的一大拯救,這個分別很大。不過有的人夠不上,不能立刻要求,只能慢慢帶領,所以還得有一個聚會幫助他。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會所裏的聚會還得維持。但是我們應該全心全力擺在叩門、聚家聚會上。雖然會所的聚會人數不會加多少;但是可能過了一年,新人的人數就超過他們。再過兩年,他們的眼睛就會得開;末了一個一個都「穿西裝」,有一天都轉過來了。現在我們不要急著要他們穿,不要讓他們覺得受強迫。所以盼望各地還不要輕看會所的聚會,還得維持,並且盡力的幫忙。但另一面,我們不要像從前那樣,把去會所聚會看作第一,而把叩門、聚家聚會看作第一。 堅定持續,嚴謹實行 叩門和帶領家聚會,到底如何安排時間,必須有所考量、研究。比方你頭一個月就叩得三、四個新人,立刻就要為他們設立家聚會照顧,不能光生孩子不養;第二個月你又叩得三、四個人,就變作你要照顧六個家聚會;到了第三個月,又叩得三、四個人,你就要去照顧九個家聚會。可能你就需要量力而為,不再叩門,並且多一次出去的時間,每次二至三小時,每半小時照顧一個家,才能應付需要。同時我們也要相信,這樣照顧幾個月,借著他們又會生出新的人來。那時又該怎麼辦,都得好好研究。 另一面,在老聚會裏的聖徒,看見這種蒙恩、有福的情形,被主開啟、激動了,也會跟上來。這時我們要和他們交通,千萬不要把老的那一套帶來,以免把我們現在照著新路所實行的果效完全抵銷了,然後帶著他們學習作。 到底以後的情形會怎麼演變,只有主知道。也許主特別施行恩典,結果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無論如何,我們實在看清楚,新路的確有果效:有生的果效,也有確定的路帶領、成全人。所以我們必須堅定持續的實行。 脫胎換骨,去蕪存青 可能會所的聚會維持半年後,我們實行新路所帶進來的人,有許多有用的興起來,那就是去舊換新、脫胎換骨的開始。我相信最多三年,脫胎換骨的事就可以成功。新人一多,我們就該找合式的時機,召聚大家在一起擘餅,讓老聚會裏的聖徒受感,觀念被開啟。另一面,在所有的老聚會裏,擘餅聚會仍是可欣賞的,相當合乎聖經,也很有份量;只有會後的分享還是不行。所以擘餅聚會階段的東西,在新路的聚會裏還得繼續保存。 初期的信徒都是在家裏過召會生活 聖經清楚指明,初期的時候,信徒過召會生活,都是在家裏。使徒行傳說,召會一下帶三千人得救,又帶五千人得救;這些人都是挨家挨戶聚會。(二41,46,四4,五42。)在挨家挨戶的聚會裏,有禱告、擘餅,又有傳福音、教訓(就是講道),再加上交通。(二42,五42。)我們在聖經裏找不出任何經節告訴我們,信徒造了一個會所,好能大家聚在一起傳福音、教導人。反而在家中聚會,是初期眾召會中持續且普遍的實行。(參羅十六5,林前十六19,西四15,門2。) 在馬太十八章主說,有兩、三個人一同斷定了,受對付的弟兄仍不聽,他們就要告訴召會。(15~17。)這證明那兩、三個人並不是召會。但是下面接著說,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被召聚到主的名裏,主就在他們中間。(20。)這就告訴我們說,兩、三個人可以來在一起聚會,但他們不是召會。這也就證明,當初的召會生活,不是大家集中在一個會所裏頭,乃是分在各家裏。 行傳十二章說,彼得被囚在監裏,召會為他切切的禱告。(5。)後來神差天使救彼得出監,於是他就到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家去,有一班人在那裏聚集禱告。(12。)那是家裏的禱告,也就是召會的禱告,指明他們不是全體召聚在一起,為彼得禱告,乃是分在各家裏。這是明文給我們看見,起初召會的生活,是分在各家裏過的。 希伯來十章二十五節說,「不可放棄我們自己的聚集,…倒要彼此勸勉;既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這指明起初召會的聚會,乃是彼此勸勉,不是一人講眾人聽。要有彼此勸勉,就必定有交通、讀經、禱告;這些都是彼此互相的。 林前十四章二十三節說,全召會聚在一起時,最好眾人都申言。到了二十六節又說,全召會聚在一起時,不是一人講眾人聽,乃是互相的;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等。這裏的「有」意思是該有一些出於主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這一切就證明給我們看見,當初的信徒乃是在各家中有聚會,過召會生活;即使有時聚在一起,也不是一人講眾人聽,乃是人人盡功用。 在行傳十三章,保羅奉聖靈差派出外佈道;在十四章他回來,召聚全召會有一個報告。(27。)後來在二十章,保羅到了特羅亞,和當地聖徒一起擘餅。我們仔細讀就會看見,那不是一個專門為著全召會聚會的地方,因為有人是坐在窗臺上。這就證明那是一個在家裏的聚會。可能因為那一天保羅去了,聚會的人就多,有的人沒地方坐,只好坐在窗臺上。不僅如此,那個聚會也不像今天那麼規矩。保羅因為次日要起行,沒有時間了,就一直講論,直講到半夜,然後才擘餅。之後是下半夜,大家就著保羅的交通,又繼續的「談論」,就是彼此互相分享。從這種種跡象看來,那並不是一個在所謂會所裏的集中聚會,而應該是個住家。這就證明古代初期的聖徒,他們過召會生活,乃是借著在各家有聚會。 從聖經其他各處,我們也很容易看見,全召會都在一個家裏聚會,如在百基拉、亞居拉家裏、在甯法家裏、在腓利門家裏等。(羅十六5,林前十六19,西四15,門2。)這些都給我們看見,今天我們所摸著的這條路是正確的。我盼望眾弟兄姊妹都有這樣清楚的眼光。我們不是隨便亂改,乃是清楚看見亮光,明白該回到聖經中,走主所命定的這條路。現在經過研究,十足的證明這條新路的果效是非凡的,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要下定決心,徹底改過來。 雖然有的人不願意立刻轉,我卻盼望你也不要說不同的話。你還是可以照舊在會所聚會,慢慢看主怎麼帶領。有心的人就要忠心,照著主新的帶領,按時去叩門、帶領家聚會。願主的恢復在他的恩典之下,完全走上他所命定的新路,蒙他無限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