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挨門訪問,帶人歸主

第四篇 挨門訪問,帶人歸主 讀經:約翰福音十五章十六節,四至五節,馬可福音十六章十五至十六節,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八至二十節,創世記三章七至九節,提摩太前書一章十五節,路加福音十九章五至六節,九至十節,約翰福音四章三至七節,路加福音九章一至四節,十章一至六節,使徒行傳十六章十三至十五節上,羅馬書十二章一節,八章四節,路加福音十章二節,使徒行傳十三章五十二節,四章八節,三十一節,腓立比書一章二十七節,提摩太后書一章八節。 得救使人充滿喜樂 實行新路的一個焦點,就是「挨門訪問,帶人歸主」。挨門訪問就是叩門帶人或叩門救人。主耶穌在地上生活了三十三年半,末後三年半是他正式作工的時候。在那三年半之中,他說了許多話,也講了不少的道。可是他死而復活之後,與門徒臨別時留下的話乃是:「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八19。)基督徒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看見人得救。無論熱心還是冷淡的,無論是高昂還是下沈的,只要你是一個基督徒,你一定喜歡看見人得救。一看見人得救,你就滿了喜樂。 我傳福音,見過大大小小的場面,也看過熱鬧、冷靜的場面。第一次的大場面,是一九五八年在臺北的三軍球場時,聚會人數大概超過一萬人。最近的一次大傳福音,是去年我在臺北時,專門對高、初中的學生傳福音,會場內約有一萬五千人;結束時的呼召,在場可能三分之二都站起來,表示願意接受主。 不論傳福音的場面如何,有一個結果是相同的,就是人一得救,不只他自己喜樂,別人看見了也喜樂。得救的人裏面都有一顆心,就是願意福音能傳出去。我們知道傳福音好,傳福音應該,但總是常常歎氣,因為有很多的理由,很多的「可是」,影響我們不傳福音。不過表面看有千萬個理由,實際上只有一個理由──靈提不起來。靈一提起來,就不成問題;靈提不起來,什麼都是問題。平常人推辭的理由是說,「我沒有這個心情,我的心情夠不上。」實在說來,基督徒傳福音,還不是心情的問題,乃是靈裏發不發燒的問題。 我傳福音有六十多年的經歷了。我初次傳福音,是一個人下鄉間去。那時我得救不到一年,還不滿二十歲,就開始傳福音了。我親自提筆寫了一篇福音單張,題目是「靈魂得救之妙法」。我覺得很好,也很有興趣,就用一張淺粉紅色的大紙印了很大的字,非常惹人注目。每逢主日,我就一個人下鄉去。沒有同伴相陪,但我心裏實在火熱。一早我就出發,走幾小時的路,一遇見人就講。那些鄉下人看見我,覺得我很古怪,怎麼逢人就東講西講?乍聽之下,也不清楚我到底講什麼,只覺得我的話還有點道理,樣子也不是太粗俗,所以還會聽。 由於我的經歷不夠,也沒有帶領,不像你們今天很有福,有召會的帶領,也會事前多有準備。那時我沒有什麼準備,也不知道帶人相信後,該怎樣給他施浸、到那裏施浸、怎麼換衣服等。我沒有助手,也沒有幫忙的;但是很希奇,我去的時候走幾小時的路,整天傳福音下來很疲累,最後還要徒步返家,累得全身疲倦不堪;然而裏面就是莫名其妙的非常喜樂。因此,你要真正作一個喜樂的基督徒,就要帶人得救;你一不帶人得救,喜樂就沒有了。 傳福音是主的派定和吩咐 聖經清楚啟示,傳福音這件事,乃是主的派定和吩咐。主派定我們去結果子;(約十五16;)他也吩咐我們去廣傳福音,使萬民作他的門徒。(太二八18~20。)所以傳福音這件事不是我們主動發起的,乃是主所派定和吩咐我們的。 關於主的派定和吩咐,四卷福音書都有主的吩咐,其中最特別的一卷是約翰福音。我盼望你們對此都能有很深刻的印象。主說,他是葡萄樹,我們是他生長的枝子。(十五5。)葡萄樹的枝子很特別。我年幼時住家門口就是個葡萄園,所以看得很多。葡萄樹的花沒有什麼可看的,並且人不注意也看不出花來。因此,葡萄樹的枝子既不是為著產生木材,像高大的松樹、柏樹、杉樹等,也不是為著開出美麗的花給人欣賞,像桃花、杏花、櫻花等;葡萄樹的枝子只為著一件事,就是結果子。主耶穌在約翰十五章說到這事的時候,就是重在結果子。 我們是葡萄樹的枝子,為著結果子 主又說,「你們要住在我裏面,我也住在你們裏面。」(4。)住在主裏面,意思就是枝子留在樹上。枝子留在樹上,就讓樹裏面的汁漿,其中所包括生命、性情裏一切的豐富,全都供應到枝子裏面。這樣一供應,枝子就能長大;一長大就會有流露、有表顯,這個表顯就是結出纍纍下垂的果子。嚴格的說,「纍纍下垂」乃是形容葡萄樹的枝子所結的果子;因為桃樹或蘋果樹的枝子,都不能結出纍纍下垂的果子,只有一種樹的枝子所結的果子是纍纍下垂的,就是葡萄樹。如果葡萄樹的枝子每枝只結一顆葡萄,只有一顆葡萄掛著,那就很難看。再者,葡萄樹的每一枝子至少都有好幾串,而一棵葡萄樹又有許多枝子。所以當葡萄樹被架起來時,極目望去全都是纍纍下垂的葡萄串。這給我們看見,葡萄樹的枝子不為著別的目的,乃是為著結果子。 今天我們都要自問:身為得救的人,我們和主的關係是什麼?我們都得說,我們和主的關係,既不是朋友,也不是師徒;我們和主的關係,乃是枝子和樹的關係;他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既然我們是葡萄樹的枝子,我們該作什麼?是為著展覽或作材料麼?葡萄樹的枝子不要說作木材,連作燃料都不好,因為很難燒起來。所以,一旦枝子沒有用,大多就是丟棄。難怪主耶穌說,枝子若不結果子,就要剪去。(2。)今天你我都是枝子,我們所要負的責任就是結果子。 「結果子」意思就是領人歸主 提起「結果子」的真理,基督徒分為兩大派。有的人說,約翰十五章的果子,是指道德上的美德,諸如忍耐、謙卑、孝敬等;所以活出這些美德就是結果子。我年輕時也有點贊同這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我們既是一個得救的人,是主這葡萄樹的枝子,就要結出葡萄來,也就是要帶人得救。 今天很多人傾向第一種說法,因為人讀經、解經都是偏向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讀出什麼樣的聖經。同樣一本聖經,什至是同樣的版本,可是你讀出來是一個樣子,我讀出來又是另一個樣子。其次,同樣一本聖經,什至同一章聖經、同一節聖經,解說也各有不同。姊妹有一種解說,弟兄有另一種解說;丈夫講的是為丈夫,妻子講的就是為妻子。因這緣故,許多人讀來讀去就說,約翰十五章的果子,乃是指品格上一切的美德。所以如此,就是由於這樣的說法對人很便當。人不用掙扎著外出,只要在家裏就可以了;並且不必那麼勞苦,乃是睡覺也可以,坐著也可以,躺著也可以,懶惰也可以。我雖然懶惰,但是很謙卑,是「懶惰謙卑」;我很忍耐,你罵我也不還口,也不生氣。所以我滿身都是果子,纍纍下垂。這樣的果子很容易結,也很便當。如果結果子是去帶人得救,恐怕我們都會被暴露出來。 我請你們捫心自問:「主,我得救了,我帶幾個人得救?」你不必告訴我,也不必告訴別人,乃要告訴你自己。好些人得救超過十年,如果問你們有誰是帶兩個人得救的,一百人中不一定找得到十個。有時東問西問,不如問一句:從得救到今天,有誰還沒有帶人得救?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得承認,他是其中之一。 最近安那翰召會有一位長老作見證,他在主的恢復裏作了二十年長老,這期間竟沒有帶任何一個人得救。不要說你信不來,連我聽了都咋舌,無法相信。在我們中間的一個長老,並且和我在同一個地方召會作長老,竟然二十年沒帶一個人得救。你們聽了感覺如何?還有一位得救多年的弟兄,也很為主熱心傳福音,但是最多就是帶人和他一同禱告,總沒有帶人得救。我相信這就是我們從前的光景。 這樣的情形就是指明,主在這裏設立了葡萄園,也有好多的葡萄枝子,但是竟沒有多少顆葡萄。有的枝子單單掛著一顆葡萄,有的枝子連一顆也沒有,就是光禿禿的伸向天空。我們的光景就是像這樣。一九七四年我們搬到安那翰,那時從各處很快的就聚集了一千人,分佈在七、八處召會,但還不是新得救的人。十年後我就注意到,我們不能再容忍不結出果子的光景。我觀察這一帶的情形,召會的數位還是七、八個,但人數卻不夠一千了。不但這裏,遠東也是同樣的情形。那時我們才好像醒悟過來,知道不對,因為大家都不結果子,只顧著聚會。結果我們成了老聚會行家,也是聚會「包辦」。就這麼一班人,從歲首到年終,五十二周,周周聚會,每週最少四次,聚得很熱心。但是一眼望去,沒有結什麼果子。所以到了一九八四年十月,我就知道這樣下去絕對不行。於是我回頭查讀聖經,要看聖經到底怎麼說到這件事,要明白為什麼我們不結果子。 「前去」結果子是我們的定命 我們若深入再讀約翰十五章,就會看出這裏所說的果子,絕不是指信徒生活中的美德說的,因為主耶穌在十六節清楚的說,「我…要你們前去,並要你們結果子。」「前去」一辭,國語和合本譯為「去」,按希臘文應該加個「前」字。既是「前去」,就表明有一個地理上的距離。結生活中美德的果子不必前去,留下來也可以,躺下來也可以,並且躺得越好就越溫柔,結的果子也越美麗。什至後退都可以;大家都搶先,我退讓;越退讓我越有謙卑,也越有美德。所以,如果只是去結果子,那可以解釋為結生活中美德的果子;但主耶穌乃是說,「我…要你們前去,並要你們結果子,且要你們的果子常存。」這就給我們看出,這裏所說我們是葡萄樹的枝子,該結出葡萄,乃是指帶人得救說的。這指明傳福音不僅是外面的傳揚、外面的講解,更是生命流露的結果。再者,帶人得救不是要人來就你,乃是你要「前去」就人,就人就是救人;你不前去就人,就不能救人。所以主耶穌才說到要前去結果子。結果子是我們的天命,也是我們的定命,因為我們是枝子。葡萄樹的枝子,鐵定就該結果子;而要結果子,我們就必須前去。 前去傳福音是主賦與我們的使命 主在馬可十六章十五節吩咐門徒:「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之物傳揚福音。」還不僅向萬民,更是向一切受造之物。主的意思是:福音應該傳遍;不僅人要聽見福音,凡是受造之物都該聽見福音。我們傳福音該傳到這個地步。幾十年前我就告訴人,你應該天天傳福音;如果找不到人傳,就向貓或狗講。那時我還沒有把握,因為我沒讀出馬可十六章所說,向一切受造之物傳揚福音是什麼意思。現在我很有把握的說,你若能對貓或狗傳福音,必定也能向人傳福音。就是找不到貓或狗,你的家裏還有桌、椅、櫃子,你也可以對著它們講。比方你被福音的火燒著,一肚子的福音想要倒出來,但是一時找不到人,只看見一棵松樹,你可以到松樹跟前把福音倒出來。我沒有對松樹傳講過,不過向大海講了不少。那時我在別人跟前說話不容易,所以就在大海跟前學習傳福音,操練說話的聲音和姿勢。我相信你若對受造之物講過福音,你一定也願意對人傳福音,帶人信而受浸,使他得救。 在馬太二十八章十八至十九節,主對門徒說,「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將他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裏。」主既派定、吩咐我們前去,我們就必須順服。但是我們怎麼去?主在這裏的話指明,我們乃是帶著主的權柄去,使萬民作他的門徒。這指明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就需要一個權柄,使他們能一個一個浸入父、子、靈的名裏,也就是浸到三一神裏面。這個命令太清楚了,也非常的嚴肅,並且今天我們就應該接受。 論到我們的定命,我們是葡萄樹的枝子,命定就是要前去結果子。論到主的使命,他要我們去對萬民傳福音,使萬民都作他的門徒,把他們浸到父、子、靈的名裏;如果我們找不到人,也要向一切受造之物傳揚福音。所以除非我們不是基督徒,我們沒有得救,那沒有話說。我們既是得救的人,就都不能在這件事情上「辭職」。我們要知道,有一天我們都要見主,那時怎麼向他交代?一面,這件事實實在在是我們基督徒生活中必須要作的事,我們無可推諉;另一面,我們也都喜歡這件事,因為很叫我們得著喜樂。但是很可惜,我們個個卻忽略了這件事。我盼望經過這一次交通,我們都能銘記在心,不再忽略。 主的作法 對於傳福音,聖經也啟示了主的作法。今天基督教在地上已經將近兩千年了,也經過世界各國。這一切的經過,都使基督教受了影響。今天基督教的團體很多,也有各種傳福音的方法。我從年幼就在基督教裏,看見很多方法。以後我離開中國大陸,到了海外,就聽見從前沒有聽過的新方法:打籃球傳福音。他們派人打一場籃球給人觀賞,向人傳福音。對此我不批評,因為這總歸是一個傳福音的方法。但聖經在這事上並不輕忽,仍然啟示了一定的方法,就是主的作法。主既派定我們,吩咐我們,他也必定有他的辦法,不需要我們再另外思想、研究。可惜今天的基督教更改了聖經裏好多的事,連傳福音的方法也不例外。 神來就近人 關於傳福音這個命令,到底主怎麼作法,我研究了幾十年。這一次我重新注意,就發現一個新的亮光,是我從前沒有看見的。聖經清楚記載,人一墮落,神立刻就來訪問人。亞當和夏娃兩個人剛墮落,用葉子編作裙子,遮蓋他們的羞恥,也就是遮蓋他們的罪惡,那時神來到他們所在的地方,在那裏行走,呼喚亞當說,「你在那裏?」這是神在宇宙中第一次傳福音──乃是他來到罪人的地方,不是罪人到他那裏去。神當然需要罪人就近他,不過首先他必須來就近罪人,而後罪人才能去就近他。 借著成為肉體來到人中間 過了四千年,這位神,就是親自訪問墮落之亞當的神,不只來訪問人類,並且進到人類的裏面,穿上人的身體,成了一個人,住在人類中間三十三年半。他來作什麼?聖經清楚的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主耶穌自己也說,「人子來,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他來第一步是尋找失喪的人,第二步是拯救他們。所有不得救的人都是失喪的,所以主來到他們那裏,尋找、拯救他們。好像一個羊群,大部分的羊都失喪、迷路了;這位牧人就親自來到羊所在的地方,羊亂跑的地方,去尋找這些失迷的羊,為要把它們帶回來。 借著前去向人傳福音拯救人 等到主耶穌年齡滿了三十歲,夠資格盡職的時候,他就出來作工。他所作的首要一件事,就是傳福音。他傳福音,不是請人去到他那裏,乃是他來到人這裏。他是一次又一次的「去」。路加十九章和約翰四章,乃是聖經裏兩個明顯的例證。路加十九章告訴我們,主耶穌經過耶利哥城,撒該聽見了,就跑出來要看他。由於他是矮子,並且人又多,看不見耶穌,於是爬到桑樹上看。主耶穌到了那裏,一眼就看見他,並且馬上對他說,「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5。)主不是見見面就可以了,還要到他家裏去,登門訪問。另有一次,在約翰四章,主耶穌從猶太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瑪利亞;不僅如此,他還特地到敘加的雅各井那裏,等候一個不道德的女人來打水。就是借著這個機會,主耶穌把福音傳給她。這給我們看見,主不是請人來聽福音,乃是到人那裏去對人傳福音。 差遣門徒作他所作的事 主耶穌不僅自己這樣作,也要門徒照樣作。到了一個時候,他先差遣十二個門徒,每兩個一對出去,(太十1~4,可六7,)而後差遣七十個人,也是每兩個一對出去。(路十1。)他差遣時清楚的說,「我差遣你們去,如同羊羔在狼中間。」(3。)又說,「無論進那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那裏若有平安之子,你們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平安就歸與你們了。」(5~6。)這意思是說,主差遣門徒出去,如同羊進到狼群中間;不過,他們去一家一家送平安,慢慢就會從其中找出平安之子。門徒是綿羊,進到狼群裏;而在狼群中間,還有平安之子。有的人叩了三個門,人或者甩門拒絕,或者執意不聽,或者惡言相向。叩到第四個門,就是平安之子的家,一得就是三個人。這似乎很希奇,卻是我們實在的經歷。 使徒行傳的榜樣 四福音清楚證明,主耶穌傳福音的方法,乃是借著去訪問人。到了使徒行傳,我們看見使徒們也是這樣實行。以保羅為例,他不是像今天的作法,到了一個地方,先設堂開會,然後請大家來聽道。他到任何地方都沒有開過堂,也沒有設立什麼會。他到了腓立比,聽說城外有一條河,在河邊有個禱告的地方。他知道,禱告的人一定是尋求神的人,所以他就去訪問人。設堂開會是很麻煩的事,要作好多準備工作,然後把人請來,勞師動眾。但是到河邊找人,就像今天出外叩門,非常的便當。如果今天你剛到一個新地方,第二天就可以出去叩門,給人施浸。這是保羅給我們留下的榜樣。 今天的實行與見證 有一位作長老的弟兄,到臺北受訓,學習出外叩訪,結果叩出了味道,也就是「上了癮」。每天一到黃昏,他就盼望趕快天黑,好能出外叩訪,給人施浸。他還打算不作長老,要去臺北長住。他喜歡臺北,因為別的地方叩門並不容易。在臺北有時一叩就是兩個受浸,再叩又是三個。有的人什至一晚就能叩得二十人受浸。當然,他們也會碰到吹冷風的、罵人的、吐沫的、甩門的…各種情形都有。但是主沒有說,他差遣我們去是到君子中間;乃是說,他差遣我們是到狼群中間。這一點主已經預先告訴我們了,所以我們不該在意。 很可惜,基督教不是實行去把平安之子找出來。從前我們犯了同樣的大錯誤:傳福音自己不去,反而請人來。我們蓋了一個又一個會所,不夠大就蓋更大的。蓋好了,就請有口才、有負擔、能講的人站講臺,然後去請人來聽。我們花極大的力量請客,在報紙上登廣告、到處分發單張請帖。那時臺灣汽車還不太多,我們是雇三輪車帶人來聽福音;以後汽車很普及,就雇車邀人來。如果人肯來,好像是賞我們大光,給我們一個大面子。有時我們還舉辦愛筵,邀請上百人來,結果也不一定來十個;就是來了十個,也不一定受浸兩個。 我們在臺灣剛開工,就要大家請客,弟兄姊妹盡所能的帶人來,有時一來就是六、七百人,末了也能浸一、二百人。最多有一次,我們浸了七百多人。可是這些受浸的人當中,一百個能留下來五個就很好了。換句話說,我們生的孩子很多,一個接一個的生,生了一大堆,但是末了接二連三又都夭折了。這就是我們的光景。這個錯誤在那裏?在於聖經的路是「我們去」,我們的路卻是「請人來」。兩相比較,我們請人來很難,到人那裏去卻很容易;我們的經歷的確能印證這一點。 現在美國這裏有所謂的「外賣」(food to go),就是餐廳接受顧客電話訂購,然後把餐點送到顧客家裏。從前我去過一個地方,醫院不多。有的人就騎個車子,前面掛著「到府打針」的招牌,意思就是告訴人,如果你需要打針,不用去找護士,也不用去找醫生,他可以到你家來,替你服務。我從這個方法學了功課,問自己為什麼不實行到府傳福音?以後我就發現,傳福音的正路,乃是到人家裏去。主耶穌在約翰四章告訴我們,「莊稼已經發白,可以收割了。」(35下。)莊稼是需要我們去收割的。在馬太九章主又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37。)現在滿地都是等著收割的莊稼,我們卻一直在那裏撒請帖,要莊稼自己來,結果他們一個也不來;我們所該作的,乃是去收割。 我報給你們一個大喜資訊。從一九八六年下半年至八七年底,一共有三期的全時間訓練。訓練學員都要出去叩門訪問,並且的確是「挨家挨戶」的叩訪。總共叩了約七十五萬戶的門,浸了四萬人。從這裏我們得了經驗,知道叩門是很靈光、很有果效的。另一面我們也學了功課,就是不要一次叩得太多人受浸,因為照顧不來。就好像孩子生了很多,卻養育不來,結果是自找麻煩。當然,這四萬人不能說個個都沒有得救,我相信得救的多,不清楚救恩的不多。也許有的人後來逐漸失去聯絡,沒人管了,也不聚會;但我相信他不會忘記,他受浸時呼求過主名,他仍是主的一個信徒。總之,人一得救,就是得救了。 傳福音是信徒日常屬靈生活的一項 我們已經看見,聖經所啟示傳福音的正路,乃是去訪問人。現在的問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前去。首先我們要考量:自己是不是一個得救的人?是不是一個屬乎主的人?是不是一個愛主的人?主來的時候我們要不要見他?這些問題的答案既然都是肯定的,那麼當我們見主時,對於他所託付傳福音的這件大事,我們就必須有所交代。但是我們怎麼交待? 因這緣故,我們必須在主面前有一個新起頭,要過一個極正常的生活。不要盼望像從前一樣,雖然知道應該作,但裏面總是沒有勁,靈提不起來,需要有恩賜的人來充充氣,挑旺一下。現在不需要打氣,只要呼吸就夠了。請別人打氣,不久氣就消了;但你自己呼吸,實在很容易。這就是說,你不要盼望我來帶個復興會,我沒有這個負擔。你需要過正常的生活。好比一個人,要身體健康,不是今天多吃一點雞肉、牛肉,加上三顆維他命,立刻就能強壯起來;身體健康的路,在於過正常、規律的生活。對於基督徒,傳福音乃是屬靈生活正常的一項,不是特別的行動。 傳福音必須是規律的舉動 要過正常的屬靈生活,你必須先在主面前說,「主,我願意這樣活著。我願意傳福音。」按著現今世界的制度,沒有人一週七天都在工作;美國什至一週只上五天班。你既願意傳福音,總要把自己獻給主,每週定規分別一段時間出外叩門。不必作太多,乃要細水長流。再者,你每逢出去,一定要在主面前有好的對付。嚴格說起來,你不該等到要出去時才有對付,乃該天天就在主面前和主有交通,受主的對付。當你要出去時,必須更加對付。如果沒有對付好,你禱告不夠多,沒有聖靈的充滿,即使你能叩開人的家門,也不能叩開人的心門。有了好的對付,不僅人的家門會打開,人的心門也會敞開;並且你一說話,聖靈就的確與你同在。 我向你們擔保,如果你肯這樣實行每週出去叩門一次,一年可以得四個人,不僅帶他們得救,還可以每週和他們有一次聚會。可能你一週之內就能帶四個人受浸,可能這需要你花兩個月的工夫。這時你不要自滿自得,可以再多帶幾個人受浸。如主耶穌撒種的比喻所給我們看見的,那些人都接受了福音,但是有的人就是不靈。同樣的,你得著了六、七個人,可能有兩、三個人不可靠,總還能留下四個。無論如何,你肯照樣實行,必定一年最少能得四個人。 成功的人都是按正常規律來作事。一個人求學,如果高興時拚命讀,不高興時就不讀,這樣一曝十寒,永遠得不著博士學位。書要讀得好,必須有計劃、有規律,每天都花相當的工夫讀書;也不能讀得太疲倦,讀一讀休息一下,或者作一點運動,這樣才能得到學位。盼望我們都學習這樣傳福音。 我相信大家都愛主。但在結果子的事上,我們沒有確定的帶領,因為路不夠清楚。我還記得頭一次到菲律賓,就帶領人一定要在主面前定規,這一年內要帶幾個人信主。大部分的人都承諾要帶一個。如果每個人都照著實行,那個繁殖力也是不得了。結果不僅菲律賓,臺灣、美國也是一樣的情形,大家都站起來,在主面前立志,一年一定要帶一個人得救。但結果沒有一處召會在這件事上成功。後來我就察覺,這是因為我雖然這樣帶領人,卻沒有給他們一條確定實行的路。 傳福音確定實行的步驟 一 成為復興的人 實在說來,傳福音的實行並不太難,因為這完全在於我們的生活。我願意這樣說,要實行傳福音,首先需要我們是一個復興的人。我們一定要復興起來,否則我們的靈就不強。 二 過得勝的生活 復興之後,我們還要過得勝的生活。有的人以為得勝真難,其實認真說來,過得勝的生活就是照著靈而行。你每天早晨一起來,什麼事都不要想,先思想主,呼求他的名,然後利用十分鐘讀兩節聖經,並且化作你的禱告。這一化作禱告,你就又有氣、又有水、又有餅。你得著供應,早晨就有一個好的開頭。然後整天你就照著靈而行,自然就能有得勝的生活。 我們若不是這樣,不要說對外人無法得勝,在外面的事上無法得勝,就是在自己家裏,對妻子、孩子也都無法得勝。在粗野的罪上,我們可能是得勝的;但是在日常生活裏一些瑣碎的事上,我們卻天天失敗。有時因為妻子說了一句不合式的話,我們就瞪起眼來;這樣的瞪眼實在就是魔鬼!更什者就是摔筷子、破口大罵,還生氣到晚上都不吃飯。想想看,因著沒有和主交通,不隨從靈而行,不活在靈裏,瞪眼睛、生氣、摔筷子、不吃飯,對我們就都成了家常便飯。可是我們若和主有交通,照著靈而行,眼睛就瞪不起來了。你一活在靈中,主這位靈必定不許你去看別人的短處。他會要你先看自己,先認識自己。 所以基督徒要過得勝的生活很簡單。我作基督徒六十多年了,初期的時候我讀一些書,把得勝講成是很難的事,需要非常努力、迫切禱告、一再禁食等條件。等我自己再追求、親身經歷以後,回頭來看,知道那些書的作者都是瞎眼的,是瞎子的瞎眼領路者,領人走瞎路。現在我能告訴你們,要得勝一點也不難,就看你要不要。比方你是久病不愈的人,現在有一帖藥可以治病,你要不要?要就吃下去,病立刻會好。不要光研究那是什麼東西;如果你知道了卻不吃,就沒有用;即使你不知道,只要一吃必定有效。 我在前面的資訊裏指出,重生、裏面被聖靈充滿、外面被聖靈澆灌,乃是「神奇的平常事」;得勝的生活也是一樣,一點都不難,問題在於我們要不要。可能你會說,「我要,但是我不懂。等我懂了再接受。」實際上你不需要等,也不需要懂。撒該那一天也不知道耶穌是誰,只是聽人說耶穌不錯,他就起意要去看看。但是他看也是瞎看,仍然一點也不懂。如果他要把關於主耶穌的真理都明白了再信耶穌,恐怕就完了。所以並不需要懂,只要接受。 三 借著呼求主名 因此,只要你願意,照著去實行就必然得勝。每天一早就把耶穌喊喊,這一天就會出故事,或早或晚一定出故事。這一點也不難;難作的事,主早就替我們作了。該釘十字架他釘過了,該擔罪他擔過了,該救贖他成功了;他也為我們死,為我們進了墳墓,為我們進到陰間,並且從那裏面走出來了;他也為我們復活,升上高天。一切難成的事他都完成了。現在他是經過種種過程的三一神,終極完成為賜生命的靈。在創世記一章一節,起初創造天地的那位神,到了約翰二十章,已經成了一口氣。他向門徒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22。)這指明他就是靈。所以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下半說,「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末後的亞當,就是三一神的化身,借著經過成為肉體、死而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這賜生命的靈就是一口氣,像空氣一樣。所以我們能呼求他,我們能呼吸他、接受他。羅馬十章十三節說,「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十二節又說,這一位主對一切呼求他的人是豐富的。所以我們呼求他,不只能得救,並且能將他享受。 我們若肯在生活中這樣實行,在主面前就會是一個過得勝生活的人,也是一個照著靈而行的人,大事照著靈,小事也照著靈。妻子很喜樂,令你愉快時,你是照著靈;妻子不高興,惹你不高興時,你也照著靈。結果你就過得勝的生活。 四 借著過結果子的生活 我們應當記得,我們的定命和主給我們的派定,乃是結果子。過得勝的生活不過是憑藉,為著使我們能結果子。所以在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中,還有一件大事是我們必須作的,並且必須是我們的生活,那就是去結果子。再者,按理論來說,我們住在一個地方,我們不去訪問左右鄰捨的住戶,向他們傳福音,乃是虧欠他們。這不該有任何理由。然後由近及遠,一步一步往外擴展。這是長期的事,不能倚靠基督教所謂的「復興」。 我讀過基督教許多的復興史,發現從來沒有一個復興是常存的。最有名的「威爾斯大復興」,約從一九○五年開始,曾經厲害到一個地步,整個威爾斯再也沒有人得救,因為所有的人都得救了。但是那個復興持續的時間不超過十五年,就完全了了。曾有人告訴我,今天的威爾斯就像其他不信耶穌的地方一樣。所謂的「復興」,很快就會過去了,沒有一個是常存的。但是我在本篇資訊中所說的復興,就是天天和主交通,天天親近主,天天照著靈而行,天天過得勝的生活,卻是能持久的。 確定而言,我們每週都要分別一段時間,只要二至三小時,出去挨門訪問。我已經說過,如果你肯這樣實行,我擔保你一年會叩得四個人,並且都是很可靠的。就是按著馬太十三章的原則,四個之中只有一個是可靠的,這也會使召會一年繁增一倍。不過,召會中有年長的、生病的,還有種種情形;所以可能只有一半的人能出去叩訪,或者僅僅四分之一出去。當然,我們不肯作就沒辦法;但如果我們都肯這樣實行,召會每年一定有百份之五十的擴增率。按照這個擴增率依次而論,今天一百人的聚會,明年就變作一百五十人,第三年就變作二百二十五人。這樣不必三十年,大概二十五年多,全世界的人都會得救了。 弟兄姊妹,今天的問題不在主那一面,乃在我們這一面,就看我們肯作不肯作。在主的恢復裏,真理很清楚,道路也很明亮,問題就是我們願不願意配合。這不是一種奮興,要你們去過所謂的福音節期,那是不行的。人的生活不是光靠過節,那很容易就失掉了。過節雖好,可以給人打打氣,但終久還是要過正常生活。我們的實行必須不是過節的,否則就像中國人一年三個節期,以色列人一年七個節期那樣,節期一過就完了。我們必須像日常生活那樣,堅定持續的實行。 最近聖蓋博穀召會的「節期」,舊金山召會來了一百三十多人,結果回去個個大得復興。我盼望這個復興不是一時的,而是經常的。不要因著奮興,一天出去就叩得二十個,只要一週叩一個就可以了。一年五十二周,周周出去叩訪,最少會叩得四個,然後周周去好好帶領他們。照這個律作下去,召會鐵定有百份之五十的擴增率,並且加進來的人不是站不住、不可靠的,都是確定能站住的。這樣到了第二年,這些新人也能有同樣的實行,出去挨門訪問,帶人得救。這就是傳福音之路確定的實行。